佳木斯地块东部早古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区域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2.2 拟解决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2.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| 第14页 |
1.3 论文完成工作量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5-20页 |
2.1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5-18页 |
2.1.1 佳木斯地块 | 第16页 |
2.1.2 兴凯地块 | 第16-17页 |
2.1.3 跃进山增生杂岩 | 第17页 |
2.1.4 那丹哈达地体 | 第17-18页 |
2.2 研究区地质概况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| 第20-23页 |
3.1 腰屯地区 | 第20页 |
3.2 七星泡地区 | 第20-22页 |
3.3 宝石河地区 | 第22页 |
3.4 岚峰-小城子地区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 | 第23-43页 |
4.1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| 第23-25页 |
4.1.1 锆石分选 | 第23页 |
4.1.2 锆石制靶和阴极发光图像采集 | 第23页 |
4.1.3 锆石测年 | 第23-25页 |
4.2 定年结果 | 第25-43页 |
4.2.1 腰屯地区 | 第25-38页 |
4.2.2 七星泡地区 | 第38-39页 |
4.2.3 宝石河地区 | 第39-41页 |
4.2.4 岚峰-小城子地区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3-55页 |
5.1 分析方法 | 第43-44页 |
5.1.1 主量、微量元素分析 | 第43页 |
5.1.2 锆石 Hf 同位素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2 主量元素特征 | 第44页 |
5.3 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4-49页 |
5.4 铪(Hf)同位素特征 | 第49-55页 |
第6章 早古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| 第55-63页 |
6.1 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的确定 | 第55页 |
6.2 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| 第55-61页 |
6.2.1 花岗岩的分类 | 第55-56页 |
6.2.2 成因类型 | 第56-59页 |
6.2.3 源区性质和地壳增生 | 第59-60页 |
6.2.4 岩浆演化 | 第60-61页 |
6.3 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| 第61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