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13-3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2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20-3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1.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34-36页 |
1.6 创新点 | 第36-38页 |
2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---基于两阶段DEA和Tobit模型 | 第38-58页 |
2.1 本章的研究问题及设计 | 第38-40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40-44页 |
2.3 变量及数据说明 | 第44-46页 |
2.4 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| 第46-49页 |
2.5 我国三大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分析 | 第49-51页 |
2.6 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模式分类 | 第51-53页 |
2.7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3-56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收敛性分析—基于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 | 第58-71页 |
3.1 本章问题描述 | 第58-59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59-62页 |
3.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| 第62-63页 |
3.4 创新效率测算结果分析—基于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模型 | 第63-67页 |
3.5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4 技术差距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| 第71-94页 |
4.1 本章问题提出 | 第71-72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72-76页 |
4.3 变量及数据说明 | 第76-78页 |
4.4 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分析 | 第78-84页 |
4.5 两种前沿下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比较 | 第84-88页 |
4.6 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无效率的分解 | 第88-9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91-94页 |
5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--基于技术差距和两阶段价值链的视角 | 第94-123页 |
5.1 本章问题描述 | 第94-96页 |
5.2 研究方法 | 第96-99页 |
5.3 变量及数据说明 | 第99-101页 |
5.4 共同前沿下不同性质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5.5 两种前沿下我国不同性质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分析 | 第106-112页 |
5.6 不同性质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无效率分解 | 第112-115页 |
5.7 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15-119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3页 |
6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123-12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23-125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125-127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127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49页 |
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49-150页 |
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| 第1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