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各种企业经济论文--跨国公司论文

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比较分析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1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成果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成果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16-17页
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第17-26页
    2.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基本概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转让定价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关联企业与关联交易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转让定价监管第18-19页
    2.2 跨国公司转让价格的决定方式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成本的转让定价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市场的转让定价第20-22页
    2.3 转让定价监管的价格调整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再销售价格法和成本加成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利润分割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交易净利润法和比较利润法第23-24页
    2.4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决策模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模型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监管的影响因素第25-26页
3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存在性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3.1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3.2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施转让定价的可能性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从内部贸易的视角来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从企业的分布特征来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主要方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方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劳务提供的转让定价方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融通资金的转让定价方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方式第33-34页
4 转让定价监管的国际比较和分类第34-48页
    4.1 OECD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第34页
    4.2 我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我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我国转让定价监管的现状第36-37页
    4.3 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关联企业的认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的适用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的选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要求提供同期资料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提交同期资料的期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转让定价的处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我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的长处与不足第43-45页
    4.5 各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严厉程度的比较第45-48页
5 各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5.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第48-49页
    5.2 数据来源及模型的建立第49-50页
    5.3 模型的估计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51-53页
6 我国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的优化途径第53-55页
    6.1 渐进式的完善转让定价监管制度第53页
    6.2 细化预约定价制度第53-54页
    6.3 加强双边和多边预约定价协议第54页
    6.4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协定第54页
    6.5 努力与国际化标准接轨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线多模网关中视频传输拥塞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节拍器系统相位同步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