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反相色谱串联平行反应监测靶向定量蛋白质组方法的建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8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实验研究 | 第11-33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1-19页 |
1.1.1 材料 | 第11-13页 |
1.1.2 方法 | 第13-19页 |
1.2 结果 | 第19-28页 |
1.2.1 色谱柱制作 | 第19-20页 |
1.2.2 色谱柱柱长测试 | 第20-21页 |
1.2.3 洗脱梯度时长测试 | 第21-22页 |
1.2.4 洗脱流速测试结果 | 第22-23页 |
1.2.5 PRM参数优化 | 第23-24页 |
1.2.6 保留时间偏移情况对比 | 第24页 |
1.2.7 PRM检测结果 | 第24-27页 |
1.2.8 倍比稀释实验结果 | 第27-28页 |
1.3 讨论 | 第28-30页 |
1.3.1 色谱柱制作 | 第28-29页 |
1.3.2 色谱条件优化 | 第29页 |
1.3.3 质谱参数优化 | 第29-30页 |
1.3.4 目标肽段结果分析 | 第30页 |
1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第2章 综述 平行反应监测的方法建立和应用 | 第33-48页 |
2.1 原理 | 第34-36页 |
2.2 采集参数 | 第36-37页 |
2.2.1 四级杆隔离窗口 | 第36-37页 |
2.2.2 Orbitrap分辨能力 | 第37页 |
2.2.3 注入时间 | 第37页 |
2.3 采集方法 | 第37-40页 |
2.3.1 默认采集方法 | 第38-39页 |
2.3.2 复合采集方法 | 第39页 |
2.3.3 肽段洗脱窗口 | 第39-40页 |
2.4 数据处理 | 第40-41页 |
2.5 PRM方法的具体应用 | 第41-42页 |
2.5.1 探索性实验 | 第41-42页 |
2.5.2 广泛性实验 | 第42页 |
2.5.3 精确定量实验 | 第42页 |
2.6 新型PRM:内标肽段配合平行反应监测 | 第42-43页 |
2.7 小结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附录A 目标肽段序列及对应基因名 | 第49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7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-6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