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4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5-23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23-2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| 第28-34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28-30页 |
2.1.1 合作博弈论 | 第28-29页 |
2.1.2 经济政策理论 | 第29页 |
2.1.3 决策论 | 第29页 |
2.1.4 投资决策方法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1.5 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理论 | 第30页 |
2.2 概念界定 | 第30-34页 |
2.2.1 电动汽车 | 第30-31页 |
2.2.2 电动汽车充电站 | 第31页 |
2.2.3 商业模式 | 第31-34页 |
3 西安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4-42页 |
3.1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现状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1.1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数量及分布情况 | 第34-36页 |
3.1.2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营模式 | 第36-37页 |
3.1.3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三种充电模式 | 第37-38页 |
3.1.4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盈利模式 | 第38页 |
3.2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2.1 商业运营模式不成熟 | 第39页 |
3.2.2 政府主导模式效率低 | 第39页 |
3.2.3 用户随车建桩难度高 | 第39-40页 |
3.2.4 公共充电站数量少 | 第40页 |
3.2.5 车桩比差距大 | 第40-42页 |
4 西安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分析 | 第42-60页 |
4.1 电动汽车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| 第42-44页 |
4.1.1 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的理论依据及适应性 | 第43页 |
4.1.2 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的优点及互补作用 | 第43-44页 |
4.2 合作运营模式下投资主体分析 | 第44-53页 |
4.2.1 设备制造商 | 第45-47页 |
4.2.2 设施运营商 | 第47-50页 |
4.2.3 中间服务商 | 第50-51页 |
4.2.4 生态服务商 | 第51页 |
4.2.5 用户 | 第51-53页 |
4.3 西安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的建立与选择 | 第53-58页 |
4.3.1 电力企业+石油(石化)企业+停车场模式 | 第54-56页 |
4.3.2 电力企业+设备制造商+汽车制造商模式 | 第56-57页 |
4.3.3 电力企业+中间服务商+生态服务商模式 | 第57页 |
4.3.4 合作运营模式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4.4 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| 第58-60页 |
5 合作运营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决策及经济效益分析 | 第60-82页 |
5.1 合作运营模式下充电站成本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2 合作运营模式下充电站利润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3 投资收益测算分析 | 第64-73页 |
5.3.1 研究对象及基础数据 | 第64-66页 |
5.3.2 独立运营模式收益测算 | 第66-69页 |
5.3.3 合作运营模式收益测算 | 第69-73页 |
5.4 充电站投资决策经济效益分析 | 第73-79页 |
5.4.1 净现值分析 | 第73-76页 |
5.4.2 投资回收期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4.3 最优方案分析 | 第78-79页 |
5.5 合作运营模式下的充电站投资决策的综合评价 | 第79-82页 |
6 西安市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合作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| 第82-86页 |
6.1 注重充电设施合作运营模式体系建设 | 第82页 |
6.2 探索可持续的合作运营模式 | 第82-83页 |
6.3 注重充电站建设运营的风险防控 | 第83-84页 |
6.4 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作用 | 第84页 |
6.5 明确合作中投资者的主要责任 | 第84-86页 |
7 结论及展望 | 第86-88页 |
7.1 结论 | 第86-87页 |
7.2 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