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转向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的研究--总体布局与零部件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1.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概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机械转向系统 | 第9-10页 |
1.2.2 动力转向系统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硬件在环仿真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试验台主机系统的技术研究 | 第15-30页 |
2.1 试验台的总体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1.1 试验台的总体功能要求 | 第15页 |
2.1.2 试验台的技术指标要求 | 第15-16页 |
2.2 试验台的总体结构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2.1 试验台的布局方案 | 第16页 |
2.2.2 试验台的组成部分 | 第16-18页 |
2.3 试验台组件的选型 | 第18-19页 |
2.3.1 工作平台 | 第18页 |
2.3.2 传感器的选用 | 第18-19页 |
2.4 试验台液压系统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4.1 液压系统方案 | 第19-20页 |
2.4.2 液压系统流量的计算 | 第20-21页 |
2.4.3 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 | 第21页 |
2.4.4 伺服阀的选用 | 第21页 |
2.5 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初步搭建 | 第21-29页 |
2.5.1 控制系统需求 | 第21-22页 |
2.5.2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| 第22-23页 |
2.5.3 BECKHOFF系统简介 | 第23页 |
2.5.4 控制系统框架搭建 | 第23-26页 |
2.5.5 硬件选型 | 第26-27页 |
2.5.6 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| 第27-29页 |
2.6 本章总结 | 第29-30页 |
3 试验台曲柄机构强度分析 | 第30-39页 |
3.1 有限元基本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2 曲柄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7页 |
3.2.1 模型的几何清理 | 第31-33页 |
3.2.2 网格的划分 | 第33-35页 |
3.2.3 单元材料属性 | 第35页 |
3.2.4 载荷及边界条件创建 | 第35-37页 |
3.3 曲柄机构强度分析结果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38-39页 |
4 转向系统试验台综合性能试验 | 第39-55页 |
4.1 上位机软件 | 第39-44页 |
4.2 试验项目及操作 | 第44-47页 |
4.3 传感器以及需要测量的相关参数 | 第47页 |
4.4 综合性能试验数据采集表及曲线图 | 第47-54页 |
4.5 本章总结 | 第54-55页 |
5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搭建 | 第55-69页 |
5.1 Ⅵ-CarRealTime软件简介 | 第55页 |
5.2 xPC系统 | 第55-58页 |
5.2.1 xPC系统概述 | 第55-56页 |
5.2.2 xPC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| 第56页 |
5.2.3 目标硬件系统的配置 | 第56-57页 |
5.2.4 EtherCAT组网方案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5.3 Ⅵ-CarRealTime的功能特点 | 第58-59页 |
5.4 硬件在环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59-65页 |
5.5 自由驾驶工况下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| 第65-68页 |
5.6 本章总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