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NSS广域差分定位及增强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卫星导航原理及误差处理 | 第18-33页 |
2.0 伪距定位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1 多普勒定速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2 单点定位误差分析及处理 | 第21-24页 |
2.3 广域差分误差修正处理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3.1 卫星位置及卫星钟差改正 | 第25-26页 |
2.3.2 电离层延迟误差改正 | 第26-29页 |
2.3.3 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 | 第29-30页 |
2.4 算例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广域差分定位算法研究 | 第33-55页 |
3.1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| 第33-39页 |
3.1.1 基于广域差分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 | 第33-37页 |
3.1.2 算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2 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| 第39-54页 |
3.2.1 最小二乘估计 | 第39-42页 |
3.2.1.1 WLS权值的选取 | 第39-41页 |
3.2.1.2 递推最小二乘法 | 第41-42页 |
3.2.2 Kalman滤波 | 第42-47页 |
3.2.2.1 扩展Kalman滤波 | 第44-45页 |
3.2.2.2 无迹Kalman滤波 | 第45-47页 |
3.2.3 定位状态模型研究 | 第47-48页 |
3.2.4 算例分析 | 第48-5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基于载波相位辅助的广域差分定位算法研究 | 第55-68页 |
4.1 基于单频的SBAS-PPP算法研究 | 第55-61页 |
4.1.1 观测方程及误差处理 | 第56-57页 |
4.1.2 用户定位算法研究 | 第57-58页 |
4.1.3 算例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2 基于双频的SBAS-PPP算法研究 | 第61-67页 |
4.2.1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模型 | 第61-63页 |
4.2.2 双频非组合模型 | 第63-64页 |
4.2.3 算例分析 | 第64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广域差分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 | 第68-78页 |
5.1 “快照”完好性监测算法研究 | 第69-73页 |
5.1.1 最小二乘残差法 | 第69-70页 |
5.1.2 奇偶矢量法 | 第70-71页 |
5.1.3 “快照”RAIM算法实例分析 | 第71-73页 |
5.2 系统可用性算法 | 第73-75页 |
5.3 系统故障识别 | 第75-77页 |
5.3.1 最小二乘残差法故障识别 | 第76页 |
5.3.2 奇偶矢量法故障识别 | 第76-77页 |
5.3.3 算例分析 | 第7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78-89页 |
6.1 系统总体设计及算法流程 | 第78-81页 |
6.1.1 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78-80页 |
6.1.2 广域差分定位在系统中的算法流程 | 第80-81页 |
6.2 系统的功能与界面设计 | 第81-86页 |
6.2.1 系统的功能设置部分 | 第81-84页 |
6.2.2 系统的功能设置部分 | 第84-86页 |
6.3 系统运行测试 | 第86-8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