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9-21页 |
一、选题缘由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(一)课程考核 | 第17页 |
(二)学业考试 | 第17-18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一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的目的 | 第21-29页 |
一、促进学生发展 | 第21-26页 |
(一)强化学习动机 | 第21-22页 |
(二)培养学生能力 | 第22-25页 |
(三)促进自我认识 | 第25页 |
(四)形成学生品格 | 第25-26页 |
二、提升教师素养 | 第26-27页 |
三、提高教育质量,发展校园文化 | 第27-28页 |
四、影响社会文化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的形式 | 第29-38页 |
一、笔试 | 第29-32页 |
(一)闭卷考试 | 第29-31页 |
(二)开卷考试 | 第31-32页 |
二、提交研究成果 | 第32-33页 |
三、计算机及网上考试 | 第33-34页 |
四、口试 | 第34-36页 |
五、操作考试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内容 | 第38-42页 |
一、考试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契合 | 第38-39页 |
二、以综合启迪型题目为主 | 第39-40页 |
三、考试范围广泛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的成绩评定标准 | 第42-46页 |
一、成绩评定无客观标准 | 第42-44页 |
二、成绩评定有其原则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的特征 | 第46-52页 |
一、考试直接关注学生发展 | 第46页 |
二、考试形式多样且具有连续性 | 第46页 |
三、考试内容、范围广泛 | 第46-47页 |
四、成绩评定灵活 | 第47页 |
五、以分数等级呈现最终成绩 | 第47-49页 |
六、重视学术诚信 | 第49-50页 |
七、考后有相应反馈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的启示 | 第52-58页 |
一、考试理念人本化 | 第52-53页 |
二、考试形式多样化 | 第53-54页 |
三、考试内容综合化 | 第54-55页 |
四、学术诚信问题严肃化 | 第55-56页 |
五、加强学业考试反馈与试卷分析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 | 第65-87页 |
1.访谈提纲 | 第65-67页 |
2.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(FS 2012) | 第67-68页 |
3.COGNITION & LEARNING (2012 FS) | 第68-69页 |
4.PSYCHOBIOLOGY PSYC-2070-001 COURSE SYLLABUS | 第69-71页 |
5.DISCRETE SYSTEMS SIMULATION | 第71-73页 |
6.Human Factors I (EXP 5256-0003): Introduction to Human Factors | 第73-80页 |
7.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DATA VISUALIZATION | 第80-81页 |
8.CORE COURSE ON PERSONALITY PSYC7021001 | 第81-82页 |
9.HUMAN PERFORMANCE (PSYC3043) | 第82-83页 |
10.INTERACTIVE SIMULATION | 第83-85页 |
11.GRADUATE STATISTICS (PSYC 7014)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