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单过街天桥人致振动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人行桥人致振动事件 | 第9-1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4页 |
1.3.1 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3 研究步骤 | 第12-14页 |
2 人行桥人致振动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4页 |
2.1 人致振动的原理 | 第14-15页 |
2.1.1 行人是激振源 | 第14页 |
2.1.2 行人又是感受体 | 第14-15页 |
2.1.3 人行桥结构的振动特性 | 第15页 |
2.2 人行荷载模型理论基础 | 第15-16页 |
2.2.1 强迫振动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随机振动理论 | 第16页 |
2.2.3 相互作用理论 | 第16页 |
2.3 人行荷载模型 | 第16-21页 |
2.3.1 人行荷载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3.2 傅里叶级数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3.3 英国BS5400荷载模型 | 第20页 |
2.3.4 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荷载指南 | 第20-21页 |
2.4 人行桥人致振动的仿真分析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4.1 时程分析法 | 第21-22页 |
2.4.2 反应谱分析法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舒适度评价 | 第24-30页 |
3.1 舒适度评价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 针对舒适度的相关规范 | 第25-27页 |
3.2.1 BS5400 | 第25页 |
3.2.2 欧洲规范 | 第25-26页 |
3.2.3 Bro 2004 | 第26页 |
3.2.4 德国规范EN03 | 第26-27页 |
3.2.5 舒适度评价指标比较 | 第27页 |
3.3 本文选用的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4 西单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实例 | 第30-44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30-31页 |
4.2 人行天桥人致振动分析 | 第31-42页 |
4.2.1 确定敏感范围 | 第31-34页 |
4.2.2 三维模型 | 第34-39页 |
4.2.2.1 建模过程 | 第34-36页 |
4.2.2.2 模型矫正 | 第36-39页 |
4.2.3 人群荷载模型选用 | 第39-40页 |
4.2.4 不同工况下的时程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3 基于EN03的加速度计算 | 第42-43页 |
4.4 安全人数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5.1 结论 | 第44页 |
5.2 展望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