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共治视阈下芜湖市城市社区治理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归纳分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案例研究第14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趋势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对芜湖市社区管理的借鉴意义第20-22页
第2章 社区治理综述第22-28页
    2.1 社区治理的基本概念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共治视阈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区治理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治理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合作主义理论第26-28页
第3章 芜湖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第28-34页
    3.1 选取芜湖市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3.2 芜湖市城市社区治理的"芜湖经验"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以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制为先导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以完善基层社区运行机制为基础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以推动社区治理信息化、便民化为引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以增强社区服务专业化、项目化为抓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以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、制度化为特色第30-31页
    3.3 芜湖市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行政色彩突出,运行机制不灵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共治理念缺失,居民参与度不高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权责划分不清,政策法规不健全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队伍水平有待提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政策资金有待倾斜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社会组织作用有限第33-34页
第4章 基于共治视阈对芜湖市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对策第34-39页
    4.1 创新共治理念,调整共治中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第34页
    4.2 再造体制载体,构造社区共治的制度基础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,完善社区共治的监督机制第35页
    4.4 推动互联网+社区治理,实现社区沟通渠道的信息化第35-36页
    4.5 创新多元资金筹措渠道,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第36-37页
    4.6 加强社区组织的培育,实现其整体效能的高效化第37-38页
    4.7 加强人才团队职业化培育,实现社区服务的专业化第38-39页
结论第39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3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困境与突破--以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为例
下一篇: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研究--以S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