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1 安全生产的涵义 | 第17页 |
2.2 安全生产监管的涵义 | 第17-18页 |
2.3 安全生产网格化的涵义 | 第18页 |
2.4 博弈理论 | 第18页 |
2.5 安全经济学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6 安全管理理论 | 第19页 |
2.7 危机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S县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1 S县基本概况 | 第20页 |
3.2 S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情况简俞 | 第20-22页 |
3.3 S县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的实践经验 | 第24-27页 |
4.1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的经验 | 第24-25页 |
4.2 国外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的经验 | 第25-27页 |
第五章 地方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的主要对策 | 第27-31页 |
5.1 注重顶层设计,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作 | 第27-28页 |
5.2 提高认识,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 | 第28页 |
5.3 加强业务学习,提升网格人员业务水平 | 第28页 |
5.4 积极创新,注重提高,扎实推进安全监管工作 | 第28页 |
5.5 立足服务,认真履责,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开创新局面 | 第28-29页 |
5.6 科技强安,智慧安监 | 第29页 |
5.7 加强考核,落实奖惩机制,提高积极性 | 第29页 |
5.8 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的作用,进一步加强网格化工作 | 第29-31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