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教育对城市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--以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为个案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基本概念 | 第12-14页 |
1.2.1 政治效能感 | 第12-13页 |
1.2.2 社区教育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9页 |
2.1 国内外社区教育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2.1.1 理论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1.2 实践研究 | 第18-22页 |
2.2 国内外政治效能感研究概述 | 第22-26页 |
2.2.1 理论研究 | 第22-24页 |
2.2.2 实践研究 | 第24-26页 |
2.3 文献探讨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研究案例介绍:新华街道社区教育现状与分析 | 第29-39页 |
3.1 社区概况 | 第29-30页 |
3.2 社区教育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2.1 组织架构 | 第30-31页 |
3.2.2 管理制度 | 第31-32页 |
3.2.3 经费保障 | 第32页 |
3.2.4 资源整合 | 第32-33页 |
3.3 社区教育情况分析 | 第33-39页 |
3.3.1 参与情况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.2 活动内容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3 师资来源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4 管理服务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新华街道调查设计与实施 | 第39-46页 |
4.1 研究变量 | 第39-41页 |
4.1.1 因变量 | 第39-40页 |
4.1.2 自变量 | 第40-41页 |
4.1.3 控制变量 | 第41页 |
4.2 假设、逻辑与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2.1 研究假设 | 第41页 |
4.2.2 逻辑框架 | 第41-42页 |
4.2.3 指标确定 | 第42-43页 |
4.2.4 研究工具 | 第43页 |
4.3 问卷说明与实施 | 第43-46页 |
4.3.1 问卷说明 | 第43-44页 |
4.3.2 初测问卷的实施 | 第44页 |
4.3.3 抽样设计与实行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新华社区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剖析 | 第46-56页 |
5.1 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| 第46-47页 |
5.2 样本的数据分析 | 第47-51页 |
5.2.1 社区教育参与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2.2 社区教育学习成效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2.3 政治效能感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3 相关性和影响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3.1 社区教育参与和学习成效相关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3.2 政治效能感相关性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4 结论 | 第55-56页 |
第6章 总结与思考 | 第56-61页 |
6.1 分析与总结 | 第56-58页 |
6.2 启示与思考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2页 |
卷内备考表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