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目标 | 第17-22页 |
1.2.1 LTE同构网络下的资源管理 | 第18-19页 |
1.2.2 LTE-Hi场景下的资源管理 | 第19-20页 |
1.2.3 LTE-A 3D MIMO-OFDMA系统下的资源管理 | 第20-21页 |
1.2.4 LTE/LTE-A系统下的RI不可靠性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1.4 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23-25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LTE同构网络下的资源管理 | 第28-48页 |
2.1 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28-29页 |
2.2 系统模型 | 第29-31页 |
2.3 RB组划分 | 第31-32页 |
2.4 动态协作传输算法 | 第32-34页 |
2.5 修正对偶分解算法 | 第34-38页 |
2.6 次优算法 | 第38-41页 |
2.7 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8 仿真实验 | 第42-47页 |
2.9 本章小节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LTE-Hi网络下的资源管理 | 第48-74页 |
3.1 城区室内场景资源管理 | 第49-59页 |
3.1.1 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49-51页 |
3.1.2 基于RNTP的室内场景资源管理概论 | 第51-52页 |
3.1.3 系统模型 | 第52-53页 |
3.1.4 基于RNTP的资源分配策略 | 第53-57页 |
3.1.5 仿真验证 | 第57-59页 |
3.2 城郊场景宏基站和家庭基站两层网络下的资源管理 | 第59-72页 |
3.2.1 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59-60页 |
3.2.2 系统模型 | 第60-61页 |
3.2.3 宏基站和家庭基站两层系统干扰环境 | 第61-64页 |
3.2.4 问题建模 | 第64-65页 |
3.2.5 宏基站和家庭基站两层系统下的资源管理 | 第65-69页 |
3.2.6 仿真验证 | 第69-7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LTE-A 3D MIMO-OFDMA系统下的资源管理 | 第74-100页 |
4.1 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74-76页 |
4.2 系统模型 | 第76-78页 |
4.3 LTE-A 3D MIMO-OFDMA中的资源管理算法 | 第78-93页 |
4.3.1 RB组划分 | 第79-81页 |
4.3.2 对偶分解算法 | 第81-87页 |
4.3.3 次优算法 | 第87-89页 |
4.3.4 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| 第89-90页 |
4.3.5 仿真实验 | 第90-93页 |
4.4 3DMIMO在LTE-Hi城区室内场景中的应用 | 第93-97页 |
4.4.1 RB组划分 | 第94-95页 |
4.4.2 仿真实验 | 第95-97页 |
4.5 本章小节 | 第97-100页 |
第五章 LTE/LTE-A系统中反馈可靠性研究 | 第100-124页 |
5.1 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100-101页 |
5.2 MIMO-OFDMA系统中对可靠性研究 | 第101-111页 |
5.2.1 基于条件数的RI选择算法 | 第102-104页 |
5.2.2 传输数据流数选择算法 | 第104-107页 |
5.2.3 仿真分析 | 第107-111页 |
5.3 实际LTE系统中RI可靠性研究背景 | 第111-122页 |
5.3.1 终端精确测量方案 | 第112-113页 |
5.3.2 基于CQI调整的空间传输流数选择方案 | 第113-119页 |
5.3.3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119-122页 |
5.4 本章小节 | 第122-124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124-128页 |
6.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 | 第124-125页 |
6.2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125-128页 |
附录A JC-DDM算法中最优的小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专属下倾角计算过程 | 第128-130页 |
附录B FDDM算法中最优小区边缘用户专属下倾角计算过程 | 第130-132页 |
附录C 次优算法中最优的小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专属下倾角计算过程 | 第132-134页 |
附录D 条件数对RI选择的影响 | 第13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46-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