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的缘起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2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对《学记》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对《学记》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的思路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函数内容的分析和认识 | 第19-23页 |
2.1 函数概念的定义 | 第19-21页 |
2.2 函数学习的内容 | 第21页 |
2.3 函数学习的认识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| 第23-31页 |
3.1 调查目的设定 | 第23页 |
3.2 调查对象选取 | 第23页 |
3.3 调查内容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4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4-31页 |
第四章 《学记》视域下的高中函数教学研究 | 第31-81页 |
4.1 《学记》视域下的教学原则对高中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31-69页 |
4.1.1 “教学相长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31-44页 |
4.1.2 “藏息相辅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44-49页 |
4.1.3 “未发先豫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49-53页 |
4.1.4 “当其可知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53-57页 |
4.1.5 “不陵节而施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57-60页 |
4.1.6 “相观而善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60-64页 |
4.1.7 “喻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64-67页 |
4.1.8 “长善救失”原则对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67-69页 |
4.2 《学记》视域下的教学方法对高中函数教学指导 | 第69-77页 |
4.2.1 “讲解法”的内涵解析 | 第69-70页 |
4.2.2 “问答法”的内涵解析 | 第70-71页 |
4.2.3 “练习法”的内涵解析 | 第71页 |
4.2.4 “教学方法”对高中函数教学的指导 | 第71-77页 |
4.3 《学记》指导教学的思考 | 第77-8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5.1 总结 | 第81-82页 |
5.2 展望 | 第82-83页 |
附录1 | 第83-85页 |
附录2 | 第85-87页 |
附录3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7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