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0-22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指导思想 | 第10-11页 |
1.1.3 研究依据 | 第11页 |
1.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1.5 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2.1 国外人才战略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2 国内人才战略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第二章 师市人才资源形成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| 第22-26页 |
2.1 人才的涵义 | 第22页 |
2.1.1 现行的人才标准 | 第22页 |
2.1.2 构建新的人才标准 | 第22页 |
2.2 师市人才资源形成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| 第22-26页 |
2.2.1 红军部队、光荣传统,政治和军事素质较高 | 第22-23页 |
2.2.2 多元文化相重叠 | 第23页 |
2.2.3 塔里木精神文化 | 第23页 |
2.2.4 人才队伍结构演变 | 第23-24页 |
2.2.5 实施“人才强师市”战略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才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1 人才战略发展的优势 | 第26-27页 |
3.1.1 学历职称结构稳定 | 第26页 |
3.1.2 年龄以及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配合理 | 第26-27页 |
3.1.3 丰富的名院、名校、名企资源 | 第27页 |
3.2 人力战略实施的限制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1 人才结构不合理 | 第27页 |
3.2.2 人才分布不合理 | 第27-28页 |
3.2.3 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 | 第28页 |
3.2.4 人才引进资金匮乏 | 第28页 |
3.2.5 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不当 | 第28页 |
3.3 人才战略发展的机会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3.1 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高度相关 | 第29页 |
3.3.2 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结构的迫切需求 | 第29-30页 |
3.3.3 人工绿洲的资源限制加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| 第30页 |
3.3.4 国家加大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| 第30页 |
3.4 人才战略发展面临的挑战 | 第30-32页 |
3.4.1 人才观念更新的艰巨性 | 第30-31页 |
3.4.2 选拨机制不当而埋没人才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人才强市标准及其战略选择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1 人才强师市的标准 | 第32页 |
4.2 人才强市战略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3 人才强市战略选择分析 | 第33-40页 |
4.3.1 实施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战略 | 第33-35页 |
4.3.2 人才价值实现战略 | 第35页 |
4.3.3 人力资源整体开发战略 | 第35-36页 |
4.3.4 完善制度化的人才使用机制战略 | 第36-37页 |
4.3.5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战略 | 第37-40页 |
第五章 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及保障措施 | 第40-47页 |
5.1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| 第40-42页 |
5.1.1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| 第40页 |
5.1.2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| 第40-41页 |
5.1.3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| 第41页 |
5.1.4 坚决摒弃论资排辈的传统人才选拔观念 | 第41页 |
5.1.5 坚决改变重使用,轻培养的习惯做法 | 第41页 |
5.1.6 坚决摒弃重文凭,轻能力的人才选拔观 | 第41-42页 |
5.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推动人才管理体制创新 | 第42-43页 |
5.2.1 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| 第42页 |
5.2.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| 第42页 |
5.2.3 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,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| 第42页 |
5.2.4 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体系,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 | 第42-43页 |
5.3 强化教育培训,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 | 第43-44页 |
5.3.1 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 | 第43页 |
5.3.2 加强实践锻炼提高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| 第43页 |
5.3.3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| 第43-44页 |
5.3.4 加快培养紧缺人才,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| 第44页 |
5.3.5 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| 第44页 |
5.4 不断探索新途径,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| 第44-45页 |
5.4.1 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 | 第44页 |
5.4.2 努力打造南疆区域人才中心 | 第44-45页 |
5.4.3 建立跨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机制 | 第45页 |
5.4.4 完善引智成果应用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| 第45页 |
5.4.5 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| 第45页 |
5.5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| 第45-47页 |
5.5.1 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开发利用的社会氛围 | 第46页 |
5.5.2 积极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 | 第46页 |
5.5.3 建设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和设立专项人才基金 | 第46页 |
5.5.4 建立和完善对人才吸引的制度建设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对论文研究的展望 | 第47-4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6.2 研究结论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-52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