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师评阅表 | 第3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英文缩略对照表 | 第13-14页 |
前言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5页 |
1. 结核病流行概况 | 第15-17页 |
1.1 我国结核病的分布、流行情况、危害及控制策略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外结核病现状 | 第16页 |
1.3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 | 第16-17页 |
2. 结核病诊断的研究 | 第17-20页 |
2.1 传统的诊断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2 分子生物学技术 | 第18-20页 |
3.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 | 第20-23页 |
3.1 Ag85 | 第20页 |
3.2 MPT64(Rv1980c) | 第20-21页 |
3.3 ESAT6 和 CFP107 | 第21页 |
3.4 38 KD | 第21-22页 |
3.5 Rv2626c | 第22页 |
3.6 Rv2031c | 第22-23页 |
4 结核分枝杆菌与细胞凋亡 | 第23-25页 |
4.1 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细胞 | 第23页 |
4.2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23页 |
4.3 结核分支杆菌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炎性因子所起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研究 | 第25-57页 |
实验一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 Rv2031c、Rv2626c 真核载体的构建及 Western Blot 验证 | 第25-45页 |
摘要 | 第25-2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6页 |
1.1 材料 | 第26-28页 |
1.2 方法 | 第28-36页 |
2.实验结果 | 第36-43页 |
2.1 结核分枝杆菌 Rv2031c、Rv2626c 基因的扩增 | 第36-37页 |
2.2 pMD19-T-Rv2031c 和 pMD19-T-Rv2626c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结果 | 第37-38页 |
2.3 PCR 及双酶切鉴定 | 第38-40页 |
2.4 大提质粒浓度的测定结果 | 第40-41页 |
2.5 293T 细胞的培养 | 第41页 |
2.6 细胞转染结果 | 第41-42页 |
2.7 Rv2031c-EGFP、Rv2626c- EGFP 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| 第42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实验二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 Rv2031c 和 Rv2626c 对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| 第45-57页 |
摘要 | 第45-4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0页 |
1.1 材料 | 第46页 |
1.2 方法 | 第46-50页 |
2 结果 | 第50-55页 |
2.1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| 第50-52页 |
2.2 实时定量 PCR 检测 Bcl-2、Bax、Caspase-3、Caspase-8 的变化 | 第52-55页 |
3 讨论 | 第55-57页 |
3.1 细胞凋亡的特点、检测方法以及原理 | 第55页 |
3.2 凋亡相关基因的分析 | 第55-57页 |
全文结论 | 第57页 |
创新点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