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光波通信、激光通信论文

偏振模色散动态补偿技术研究

摘 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第一章 绪 论第6-14页
    1.1 偏振模色散对光纤传输的限制第6-8页
    1.2 关于偏振模色散的研究第8-11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工作及创新点第11-14页
第二章 PMD数学模型、影响及补偿第14-38页
    2.1 光偏振态的描述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偏振光的琼斯矢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偏振光的邦加球表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偏振光斯托克斯参量第16-17页
    2.2 PMD的数学描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偏振模色散的概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偏振模色散的数学描述第19-22页
    2.3 实验观察偏振模色散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时域的观察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眼图观察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仪器测量的PMD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选择偏振主态的补偿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固定补偿的实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动态补偿方案第31-34页
    2.5 偏振模色散补偿中的主要器件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光可变延迟线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偏振控制器第36-3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 电功率反馈控制信息检测理论与实验研究第38-54页
    3.1 电功率检测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电功率谱密度与DGD的关系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电功率反馈控制信息第41-44页
    3.2 电功率反馈信号检测的实验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反馈控制信号的频谱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反馈控制信号与DGD的关系第48-50页
    3.3 电功率反馈控制信息的影响因素第50-54页
第四章 PMD动态补偿系统研制和测试第54-76页
    4.1 补偿系统总体说明第56-57页
    4.2 模拟器设计第57-60页
    4.3 偏振控制器的计算与分析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偏振控制器的琼斯矩阵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输出光偏振态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偏振控制器的测试第63-66页
    4.4 可变光延迟线分析和测试第66-68页
    4.5 控制算法主要问题第68-69页
    4.6 PMD补偿系统的补偿效果第69-72页
    4.7 系统测试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误码测试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眼图第74-75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 PMD补偿中光偏振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第76-101页
    5.1 偏振度(DOP)的定义第76-77页
    5.2 偏振度(DOP)与差分群延迟(DGD)的关系第77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DOP与相关函数的关系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推导DOP与DGD的关系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高斯脉冲波形的DOP与DGD关系第82-86页
    5.3 偏振度(DOP)的实验研究第86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测量原理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偏振态(SOP)的变化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偏振度(DOP)与差分群延迟(DGD)关系的实验曲线第91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理论计算与测量实验的比较第98-10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第六章 PMD补偿技术的比较第101-104页
    6.1 两种反馈控制信息的比较第101-102页
    6.2 补偿器件的问题第102-104页
参 考 文 献第104-113页
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第113-116页
致 谢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星应急观测协同规划及动作序列优化调整方法
下一篇:多核CPU可测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