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6页 |
2.1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 | 第17-21页 |
2.1.1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1.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1.3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分类 | 第19页 |
2.1.4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2.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2.1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定义 | 第21页 |
2.2.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 | 第21-22页 |
2.2.3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 | 第22页 |
2.3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2.3.1 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2 治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3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丰泽区城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6-45页 |
3.1 城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| 第26-35页 |
3.1.1 城东街道社区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1.2 城东街道社区的特征 | 第28-31页 |
3.1.3 城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| 第31-35页 |
3.2 城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0页 |
3.2.1 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 | 第35-36页 |
3.2.2 社区服务基本处于自发生长状态 | 第36-37页 |
3.2.3 社区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7-39页 |
3.2.4 社区集体资产亟待经营盘活 | 第39-40页 |
3.3 城东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| 第40-45页 |
3.3.1 社区工作运行体制有待完善 | 第40-42页 |
3.3.2 社区居民参与内容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| 第42-43页 |
3.3.3 社会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发挥少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| 第45-50页 |
4.1 国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 | 第45-46页 |
4.1.1 美国的社区服务供给 | 第45页 |
4.1.2 新加坡的社区服务供给 | 第45-46页 |
4.2 国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 | 第46-47页 |
4.2.1 上海市社区服务供给 | 第46页 |
4.2.2 武汉市社区服务供给 | 第46-47页 |
4.3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 | 第47-50页 |
4.3.1 供给主体的广泛参与 | 第47页 |
4.3.2 准确定位政府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4.3.3 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| 第48页 |
4.3.4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 | 第50-62页 |
5.1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| 第50-52页 |
5.1.1 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减负工作 | 第50-51页 |
5.1.2 理顺社区服务供给中各主体关系 | 第51-52页 |
5.1.3 确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| 第52页 |
5.2 推动社区协商民主实践 | 第52-55页 |
5.2.1 逐步推进社区自治职能 | 第53-54页 |
5.2.2 畅通社区协商民主的渠道 | 第54页 |
5.2.3 创新服务载体 | 第54-55页 |
5.3 培育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 | 第55-58页 |
5.3.1 确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 | 第55-56页 |
5.3.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| 第56-57页 |
5.3.3 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 | 第57-58页 |
5.4 扩展资金渠道确保社区公共服务有效运作 | 第58-60页 |
5.4.1 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各种投资 | 第58页 |
5.4.2 创新社区公共服务投资渠道 | 第58-59页 |
5.4.3 确保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| 第59-60页 |
5.5 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 | 第60-62页 |
5.5.1 实施社区工作者“素质提升”工程 | 第60页 |
5.5.2 完善社区工作者选拔使用制度 | 第60-61页 |
5.5.3 落实社区工作者政策保障措施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