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1.1 空调系统异响诊断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1.1 空调系统异响诊断的目的 | 第9页 |
| 1.1.2 空调系统异响诊断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1.2.1 传递路径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2.2 运行模态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2.3 小波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2 汽车空调系统概述 | 第15-19页 |
| 2.1 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| 第15-16页 |
| 2.2 空调系统的功率流简图 | 第16-17页 |
| 2.3 空调系统异响诊断的难点 | 第17-18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| 3 实车空调定速异响诊断 | 第19-59页 |
| 3.1 异响确认及频谱特征 | 第19-22页 |
| 3.2 空气声传播路径评估 | 第22-24页 |
| 3.3 空调管路运行模态分析(OMA) | 第24-31页 |
| 3.3.1 运行模态分析(OMA)原理 | 第25页 |
| 3.3.2 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法(poly-LSCF)原理 | 第25-30页 |
| 3.3.3 空调低压管的运行模态分析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3.4 结构振动传播路径评估 | 第31-54页 |
| 3.4.1 判定振动传递方向的优先级排序法 | 第31-35页 |
| 3.4.2 一个双输入-单输出系统的模拟仿真 | 第35-37页 |
| 3.4.3 求取传递函数时激励信号的选择 | 第37-41页 |
| 3.4.4 优先级排序法的应用实例 | 第41-54页 |
| 3.5 改进措施的应用与验证 | 第54-56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9页 |
| 4 实车空调吸合异响与启动异响诊断 | 第59-75页 |
| 4.1 空调吸合异响与启动异响的特征 | 第59-61页 |
| 4.2 空调吸合异响诊断及改进 | 第61-70页 |
| 4.2.1 小波能量谱分析法 | 第61-62页 |
| 4.2.2 母小波选取 | 第62-65页 |
| 4.2.3 空调吸合异响实车诊断 | 第65-67页 |
| 4.2.4 空调吸合异响改善措施 | 第67-70页 |
| 4.3 空调启动异响诊断及改进 | 第70-74页 |
| 4.3.1 空调启动异响实车诊断 | 第70-72页 |
| 4.3.2 空调启动异响改善措施 | 第72-74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5 汽车空调系统异响总结及诊断试验流程 | 第75-83页 |
| 5.1 汽车空调系统异响形式总结分类 | 第75页 |
| 5.2 汽车空调系统异响诊断试验流程 | 第75-79页 |
| 5.3 汽车空调系统异响诊断试验检表 | 第79-83页 |
| 6 总结 | 第83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| 附录 | 第93页 |
| 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93页 |
| 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