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桥梁转体施工国内外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2.1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分类 | 第10页 |
1.2.2 转体施工法国内外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跨铁路曲线桥水平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| 第14-24页 |
2.1 工程背景 | 第14-16页 |
2.1.1 工程概况 | 第14-15页 |
2.1.2 主要设计标准 | 第15-16页 |
2.1.3 工程特点及难点 | 第16页 |
2.2 转动体系的组成及施工 | 第16-20页 |
2.2.1 转动球铰施工 | 第16-17页 |
2.2.2 滑道施工 | 第17-18页 |
2.2.3 撑脚安装 | 第18页 |
2.2.4 上转盘施工 | 第18页 |
2.2.5 转体牵引体系 | 第18-20页 |
2.3 转体施工工艺 | 第20-21页 |
2.3.1 转体施工基本原理 | 第20页 |
2.3.2 转体施工过程参数 | 第20-21页 |
2.4 转体施工步骤 | 第21-23页 |
2.4.1 准备工作 | 第21页 |
2.4.2 试转体 | 第21页 |
2.4.3 正式转体 | 第21-22页 |
2.4.4 转体就位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跨铁路曲线桥水平转体施工仿真分析 | 第24-52页 |
3.1 跨铁路曲线桥主梁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| 第24-38页 |
3.1.1 建模思路 | 第24-27页 |
3.1.2 T构总体模型建立 | 第27页 |
3.1.3 有限元计算分析 | 第27-38页 |
3.2 跨铁路曲线桥转体系统局部应力分析 | 第38-46页 |
3.2.1 转体系统模型建立 | 第38-40页 |
3.2.2 转体系统空间应力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3 T构0号块局部应力分析 | 第46-51页 |
3.3.10 号块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3.3.20 号块局部应力分析 | 第47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跨铁路曲线桥水平转体施工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| 第52-83页 |
4.1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目的、原则及方法 | 第52-56页 |
4.1.1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目的 | 第52页 |
4.1.2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原则 | 第52-53页 |
4.1.3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思路 | 第53-54页 |
4.1.4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基本方法 | 第54-56页 |
4.2 跨铁路曲线转体T构施工监测与控制实施 | 第56-60页 |
4.2.1 T构主梁线形监测与控制实施 | 第56-60页 |
4.3 跨铁路曲线转体T构施工监测与控制结果与分析 | 第60-77页 |
4.3.1 T构主梁线形监测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9页 |
4.3.2 应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| 第69-77页 |
4.4 跨铁路曲线转体T构称重试验研究 | 第77-81页 |
4.4.1 称重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77页 |
4.4.2 称重试验原理及步骤 | 第77-79页 |
4.4.3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9-81页 |
4.4.4 配重方案 | 第8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5.1 结论 | 第83-84页 |
5.2 展望 | 第84-85页 |
参考 文献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