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药用作物论文--草本论文--多年生论文

白及的假鳞茎诱导、遗传资源鉴定与评价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白及属植物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白及属植物分布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基本形态特征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白属及植物的药用价值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白及属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遗传多样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遗传标记第14页
    1.3 SRAP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SRAP标记的原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SRAP引物的选择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SRAP标记的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SRAP在植物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-20页
第2章 白及假鳞茎诱导及增大研究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统计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培养基对促假鳞茎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不同活性炭浓度对促假鳞茎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促假鳞茎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培养基对白及假鳞茎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活性炭浓度对白及假鳞茎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植物激素对假鳞茎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添加物对假鳞茎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2.5 结论第27-28页
第3章 白及属SRAP-PCR体系的优化与鉴定第28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总DNA提取及检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SRAP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SRAP-PCR扩增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DNA模板浓度以及退火阶段温度的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SRAP引物筛选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遗传关系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正交试验设计在优化白及SRAP-PCR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SRAP标记技术在白及属中的应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SRAP标记对白及属的鉴定第41-43页
第4章 基于SRAP标记的白及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第43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DNA的提取及检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SRAP标记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数据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RAP多态性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居群间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居群间的聚类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白及遗传多样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白及居群遗传结构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保护策略考虑第51-53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3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62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紫背浮萍对铽(Tb)和钕(Nd)胁迫的响应:亚细胞分布、生理生化、超微结构和蛋白组学分析
下一篇:长江三角洲流域溴氰菊酯和莠去津水生生物基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