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长江三角洲流域农药污染状况 | 第8-10页 |
1.1.1 长江三角洲流域农药生产特点 | 第8-9页 |
1.1.2 长江三角洲流域农药使用特点 | 第9页 |
1.1.3 长江三角洲流域水体中农药污染状况 | 第9-10页 |
1.2 我国农药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农药控制指标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2页 |
1.2.1 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农药控制指标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存在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农药水生生物基准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3.1 相关概念 | 第12页 |
1.3.2 国际农药水生生物基准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.3 中国农药水生生物基准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4.2 溴氰菊酯的基本特性 | 第14-15页 |
1.4.3 莠去津的基本特性 | 第15页 |
1.4.4 溴氰菊酯和莠去津的环境影响和管理状况 | 第15-16页 |
1.4.5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6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方法研究 | 第17-45页 |
2.1 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2.1.1 国外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2.1.2 国内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2.2 常用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方法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2.1 评价因子法 | 第19-22页 |
2.2.2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| 第22-25页 |
2.2.3 毒性百分数排序法 | 第25-28页 |
2.2.4 生态毒理模型法 | 第28-29页 |
2.3 我国农药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推荐方法研究 | 第29-44页 |
2.3.1 四种推导方法的理论比较 | 第29-30页 |
2.3.2 三种推导方法的案例比较 | 第30-43页 |
2.3.3 我国农药水生生物基准推导推荐方法 | 第43-44页 |
2.4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流域溴氰菊酯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| 第45-60页 |
3.1 溴氰菊酯对长江三角洲流域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| 第45-55页 |
3.1.1 溴氰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| 第45-53页 |
3.1.2 溴氰菊酯对长江三角洲流域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 | 第53-55页 |
3.2 溴氰菊酯水生生物基准值推导 | 第55-58页 |
3.2.1. 水生生物急性基准值推导 | 第55-58页 |
3.2.2 水生生物慢性基准值推导 | 第58页 |
3.3 结果讨论与比较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3.1 与国内外已颁布的限值的比较 | 第58-59页 |
3.3.2 溴氰菊酯推荐基准值 | 第59页 |
3.3.3 溴氰菊酯的基准值描述 | 第59页 |
3.4 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流域莠去津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| 第60-77页 |
4.1 莠去津对长江三角洲流域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 | 第60-70页 |
4.1.1 莠去津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| 第60-65页 |
4.1.2 莠去津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 | 第65-67页 |
4.1.3 莠去津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| 第67-70页 |
4.2 莠去津水生生物基准值的推导 | 第70-74页 |
4.2.1 水生生物急性基准值推导 | 第70-72页 |
4.2.2 水生生物慢性基准值推导 | 第72页 |
4.2.3 水生生物内分泌干扰效应基准值推导 | 第72-74页 |
4.3 结果讨论与比较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3.1 与国内外已颁布的限值的比较 | 第74-75页 |
4.3.2 莠去津推荐基准值 | 第75页 |
4.3.3 莠去津的基准值描述 | 第75页 |
4.4 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77-79页 |
1 全文总结 | 第77页 |
2 创新点 | 第77-78页 |
3 研究展望 | 第78-79页 |
附录A | 第79-80页 |
附录B | 第80-8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