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作业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言 | 第7-9页 |
| 1.选题背景 | 第7页 |
| 2.选题意义 | 第7-8页 |
| 3.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4.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9页 |
| 一、有效作业概说 | 第9-11页 |
| 1.有效作业的含义 | 第9-10页 |
| 2.有效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0-11页 |
| (1)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0-11页 |
| (2)认知学派的认知负荷理论 | 第11页 |
| (3)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| 第11页 |
| (4)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1页 |
| (5)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1页 |
| (6)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1页 |
| 二、当前高中历史作业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4页 |
| 1.作业量大 | 第12页 |
| 2.作业布置主体单一 | 第12-13页 |
| 3.作业形式陈旧 | 第13页 |
| 4.作业内容去生活化 | 第13-14页 |
| 5.作业评价机械 | 第14页 |
| 三、高中历史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 | 第14-24页 |
| 1.高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| 第15-20页 |
| (1)典型性作业的设计 | 第15-16页 |
| (2)分层作业的设计 | 第16-17页 |
| (3)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| 第17-19页 |
| (4)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| 第19页 |
| (5)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| 第19-20页 |
| (6)感悟性作业的设计 | 第20页 |
| 2.高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评价策略 | 第20-24页 |
| (1)及时性的评价 | 第21页 |
| (2)多样性的评价 | 第21-22页 |
| (3)科学性的评价 | 第22页 |
| (4)激励性的评价 | 第22-24页 |
| 结语 | 第24-2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5-26页 |
| 附录一 学生眼中的历史作业的调查问卷 | 第26-28页 |
| 附录二 关于教师眼中的历史作业的问卷调查 | 第28-29页 |
| 附录三 历史教师访谈题目 | 第29-30页 |
| 致谢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