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图书馆学、图书馆事业论文--读者工作论文

移动环境下微博学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调研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实证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创新第14页
    1.6 文章框架第14-15页
第2章 移动环境下微博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论基础第15-21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微博学生用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微博用户信息行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持续使用行为第16页
    2.2 持续使用行为的相关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持续使用行为的相关模型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整合用户接受与使用模型第19-21页
第3章 移动环境下微博学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假设及模型建立第21-26页
    3.1 提出研究假设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情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信息需求确认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娱乐需求确认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社会需求确认第22-24页
    3.2 微博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模型的思路及构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微博学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思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微博学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第24-26页
第4章 移动环境下微博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模型实证分析第26-42页
    4.1 模型实证问卷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问卷内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问卷收集第26-27页
    4.2 模型实证调研分析第2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描述性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度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效度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相关性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回归性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4.3 用户持续使用模型实证效果第39-42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2-46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2-44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的不足第44-45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附录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喷丸对渗碳齿轮的变质层形成及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抗战时期贺麟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