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兵团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0-13页 |
| 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(三)对社区音乐教育研究的简评 | 第13页 |
| 三、拟解决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五、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| 第一章 社区音乐教育概述 | 第15-19页 |
| 一、社区相关概述 | 第15页 |
| (一)社区一词的由来 | 第15页 |
| (二)社区的定义 | 第15页 |
| 二、社区音乐教育相关概念及特征 | 第15-16页 |
| (一)地域性 | 第16页 |
| (二)多样性 | 第16页 |
| (三)终身性 | 第16页 |
| 三、社区音乐教育的功能及意义 | 第16-19页 |
| (一)休闲娱乐 | 第17页 |
| (二)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| 第17页 |
| (三)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| 第17-18页 |
| (四)传承音乐文化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| 第19-27页 |
| 一、石河子市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(一)石河子市的地理特点 | 第19页 |
| (二)石河子市的人口民族特点 | 第19页 |
| (三)石河子市教育文化事业 | 第19-20页 |
| (四)石河子市社区简介 | 第20页 |
| 二、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| 第20-27页 |
| (一)明确调查目的 | 第20-21页 |
| (二)调查对象的选定 | 第21页 |
| (三)选择调查方法 | 第21页 |
| (四)确定调查内容 | 第21页 |
| (五)问卷中问题的确定 | 第21页 |
| (六)问卷调查结果 | 第21-27页 |
| 第三章 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3页 |
| 一、教育观念陈旧 | 第27-28页 |
| (一)居民缺乏自我完善意识 | 第27页 |
| (二)家庭素质教育观念不强 | 第27页 |
| (三)社区管理者及居民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 | 第28页 |
| 三、缺乏有效健全的考核管理机制 | 第28-29页 |
| 四、社区音乐教育参与者层次较单一 | 第29-30页 |
| (一)年龄层次单一 | 第29页 |
| (二)参与者的性别及民族比例不均衡 | 第29页 |
| (三)参与频率低 | 第29-30页 |
| 五、社区音乐教育资源不足 | 第30-31页 |
| (一)配套设施不足 | 第30页 |
| (二)经费投入不足 | 第30页 |
| (三)社区音乐教育教师学历较低 | 第30-31页 |
| 六、社区音乐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单一 | 第31页 |
| 七、社区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单一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对策及建议 | 第33-41页 |
| 一、更新教育观念 | 第33-34页 |
| (一)逐步培养社区居民终身教育意识 | 第33页 |
| (二)坚持全面提升居民素质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加大石河子社区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 | 第34-36页 |
| (一)加大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资金投入 | 第34页 |
| (二)构建石河子市音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| 第34-35页 |
| (三)建立适应社区音乐教育要求多元化师资队伍 | 第35-36页 |
| 三、完善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管理机制 | 第36页 |
| 四、建立多元化文化社区音乐教育 | 第36-38页 |
| (一)确立多元文化社区音乐教育的理念 | 第37页 |
| (二)全面发展,突出兵团特色 | 第37-38页 |
| 五、促进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化 | 第38-39页 |
| (一)搭建社区音乐教育网络平台的优势 | 第38页 |
| (二)构建社区音乐教育网络的对策 | 第38-39页 |
| 六、社区音乐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动 | 第39-41页 |
| (一)建立社区与高校资源共享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(二)完善石河子市社区音乐教育内容 | 第40页 |
| (三)高校开设社区音乐教育专业 | 第40-41页 |
| 结语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| 附录 | 第44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3-54页 |
| 附件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