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语文性格教育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一、选题的理由 | 第9-10页 |
| 二、选题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| 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2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四、本文的基本思路 | 第16页 |
| 五、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| 第1章 中学生性格发展现状探析 | 第18-29页 |
| 一、当代中学生性格发展状况 | 第18-22页 |
| 1、冷漠封闭的态度倾向 | 第18-20页 |
| 2、变化不定的情绪冲动 | 第20-21页 |
| 3、萎缩困顿的意志状态 | 第21-22页 |
| 二、中学生性格发展受阻原因 | 第22-29页 |
| 1、社会环境的实利化倾向 | 第23-24页 |
| 2、家庭结构单一或残缺 | 第24-26页 |
| 3、学校教育的畸形取向 | 第26-27页 |
| 4、学生身心发展不均衡 | 第27-29页 |
| 第2章 语文:优良性格培养的重要方式 | 第29-44页 |
| 一、“性格”的一般认知 | 第29-37页 |
| 1、人格·个性·气质·性格 | 第29-32页 |
| 2、性格的构成特征 | 第32-34页 |
| 3、优良性格的构成 | 第34-37页 |
| 二、优良性格培养的语文方式 | 第37-44页 |
| 1、优良性格培养的课程途径 | 第37-38页 |
| 2、优良性格培养的语文途径 | 第38-40页 |
| 3、语文性格教育的根本任务 | 第40-44页 |
| 第3章 语文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原则要求 | 第44-52页 |
| 一、语文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基本原则 | 第44-47页 |
| 1、绽放个性的因材施教原则 | 第44-46页 |
| 2、浸润心灵的潜移默化原则 | 第46-47页 |
| 二、语文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整体要求 | 第47-52页 |
| 1、晓之以理:提高学生理性认知 | 第47-49页 |
| 2、动之以情:唤起学生情绪体验 | 第49-50页 |
| 3、导之以行:磨砺学生坚强意志 | 第50-52页 |
| 第4章 语文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基本方法 | 第52-74页 |
| 一、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课文引导法 | 第52-58页 |
| 1、用作家优秀性格感染学生 | 第52-55页 |
| 2、用人物典范形象感动学生 | 第55-58页 |
| 二、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写作激励法 | 第58-63页 |
| 1、用写作培养真诚关怀态度 | 第58-60页 |
| 2、用写作宣泄积郁调控情绪 | 第60-62页 |
| 3、用写作触亮灵魂昂扬意志 | 第62-63页 |
| 三、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语文活动法 | 第63-69页 |
| 1、在合理竞争中发展优良性格品质 | 第64-66页 |
| 2、在合作学习中发展优良性格品质 | 第66-67页 |
| 3、在服务他人中发展优良性格品质 | 第67-69页 |
| 四、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以身作则法 | 第69-74页 |
| 1、教师性格影响学生性格 | 第69-71页 |
| 2、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格品质 | 第71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| 后记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