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监视、报警、故障诊断系统论文

基于传感网的大型作业机械远程监控系统技术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感网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大型作业机械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1.3 课题来源及需求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来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需求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安排第21-22页
第2章 传感网相关技术及整体方案第22-34页
    2.1 传感网相关技术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方式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传感器网络的总线调度算法第25-30页
    2.2 系统整体方案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34-53页
    3.1 主控芯片选型第34-35页
    3.2 远程定位模块设计第35-37页
    3.3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3.4 有线通信模块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3.5 系统硬件接口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CAN接口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OTG接口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TF卡接口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USB接口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SIM卡接口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3.6 电源模块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4.7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锂电池充电及切换电路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3.3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3.7 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应力数据采集电路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振动数据采集电路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温度数据采集电路第51-52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53-82页
    4.1 前端控制器的Linux驱动程序设计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无线通信模块驱动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定位模块驱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振动传感器驱动第57页
    4.2 前端控制器Linux系统的搭建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配置Linux内核和创建文件系统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移植Linux系统第59-60页
    4.3 远程定位模块程序设计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NMEA-0183协议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流程第63-65页
    4.4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CAN通信程序设计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第69-71页
    4.5 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设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温度及应力传感器数据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振动传感器数据第72-73页
    4.6 视频采集程序设计第73-74页
    4.7 通信协议设计第74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业务数据流程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通信协议相关技术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通信协议的数据定义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前端控制器发送数据PDU体结构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前端控制器接收数据PDU体结构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6 PDU的Data_ID定义第81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第82-93页
    5.1 测试用的硬件设备第82-83页
    5.2 远程监控中心基本功能测试第83-85页
    5.3 基本通信功能测试第85-86页
    5.4 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测试第86-87页
    5.5 定位功能及数据传输实时性测试第87-90页
    5.6 系统控制功能测试第90-91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91-93页
总结和展望第93-94页
致谢第94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99页
附录1 部分应用程序第99-104页
附录2 部分驱动程序第104-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具有迟滞特性的作动器建模及逆补偿控制
下一篇:镦边U肋加劲钢桥面板焊接残余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