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制造业股票横截面异象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股票资产定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1.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1.2 CAPM模型的拓展 | 第21-22页 |
2.3 横截面异象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制造业横截面异象研究设计 | 第24-35页 |
3.1 制造业横截面异象研究思路 | 第24-25页 |
3.2 制造业横截面异象研究假设 | 第25-28页 |
3.2.1 样本期间制造业行业有效性 | 第25-26页 |
3.2.2 特征变量与制造业股票收益 | 第26-27页 |
3.2.3 制造业行业风险与股票收益 | 第27页 |
3.2.4 制造业三因子模型异象分解 | 第27-28页 |
3.3 制造业内横截面异象研究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3.1 市场风险调整模型 | 第28页 |
3.3.2 行业风险调整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3.3 三因子风险调整模型 | 第29页 |
3.4 横截面异象检验与分析方法 | 第29-34页 |
3.4.1 横截面异象检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3.4.2 异常收益估计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制造业股票横截面异象实证分析 | 第35-65页 |
4.1 实证思路 | 第35页 |
4.2 制造业与特征变量选取 | 第35-40页 |
4.2.1 行业选取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2.2 特征变量选取 | 第36-38页 |
4.2.3 数据相关说明 | 第38-40页 |
4.3 制造业股票横截面异象实证分析 | 第40-62页 |
4.3.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2页 |
4.3.2 A股制造业有效性检验 | 第42-44页 |
4.3.3 特征变量与股票横截面收益 | 第44-48页 |
4.3.4 制造业股票横截面异象分析 | 第48-59页 |
4.3.5 制造业横截面异象拓展检验 | 第59-62页 |
4.4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| 第62-64页 |
4.4.1 研究结果讨论 | 第62-63页 |
4.4.2 政策建议 | 第63-6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