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学者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讨论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学者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讨论 | 第14-15页 |
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对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 | 第18-26页 |
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渊源 | 第19-21页 |
·流动性陷阱与零利率 | 第19-21页 |
·债务通货收缩原理 | 第21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体系 | 第21-24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目标 | 第21-22页 |
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| 第22-24页 |
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宽松货币政策的区别 | 第24-26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目标不同 | 第24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渠道不同 | 第24-25页 |
·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采用的工具不同 | 第25-26页 |
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研究 | 第26-54页 |
·日本 2001-2006 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践 | 第26-34页 |
·政策背景 | 第26-29页 |
·政策内容 | 第29-31页 |
·政策效果 | 第31-33页 |
·经验启示 | 第33-34页 |
·美国在次贷危机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 | 第34-47页 |
·政策背景 | 第34-35页 |
·政策内容 | 第35-40页 |
·政策效果 | 第40-44页 |
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扩大货币供给的有效性实证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经验启示 | 第46-47页 |
·美国推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测分析 | 第47-54页 |
·可以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| 第48页 |
·可以启动变相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| 第48页 |
·不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| 第48-54页 |
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| 第54-61页 |
·通货膨胀压力增加,出口形势恶化 | 第54-56页 |
·国际热钱涌入中国 | 第56-57页 |
·外汇储备遭受巨额损失 | 第57-58页 |
·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 | 第58-59页 |
·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 | 第59-61页 |
5 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 | 第61-65页 |
·产业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| 第61页 |
·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管制,引导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| 第61-62页 |
·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,处理好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 | 第62-63页 |
·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,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| 第63-64页 |
·货币政策应灵活使用 | 第64-65页 |
6 结论和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| 第65-6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