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| 第14-16页 |
1.2.1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.2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势 | 第15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| 第21-35页 |
2.1 冷热电联供系统工程介绍 | 第21-25页 |
2.2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| 第25-33页 |
2.2.1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常用方案 | 第25-26页 |
2.2.2 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及工艺流程 | 第26-28页 |
2.2.3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备配置 | 第28-32页 |
2.2.4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运行控制 | 第32-3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控制 | 第35-53页 |
3.1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控制分析方法 | 第35页 |
3.2 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控制数学建模 | 第35-42页 |
3.2.1 数学模型建立原则 | 第35-36页 |
3.2.2 优化变量 | 第36-37页 |
3.2.3 约束条件 | 第37-38页 |
3.2.4 优化模型建模 | 第38-40页 |
3.2.5 目标函数 | 第40-42页 |
3.3 优化模型求解 | 第42-44页 |
3.4 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控制结果分析 | 第44-48页 |
3.4.1 冬季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.2 夏季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4.3 过渡季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5 能源利用率与经济性分析 | 第48-51页 |
3.5.1 能源利用率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5.2 经济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设计 | 第53-77页 |
4.1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 | 第53-55页 |
4.2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3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56-67页 |
4.3.1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选型和组态 | 第56-60页 |
4.3.2 数字量模块接线设计 | 第60-64页 |
4.3.3 模拟量模块接线设计 | 第64-67页 |
4.4 基于PLC的冷热电联供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7-76页 |
4.4.1 系统主程序流程设计 | 第68页 |
4.4.2 系统顺序启停程序设计 | 第68-70页 |
4.4.3 夏季运行模式设计 | 第70-71页 |
4.4.4 冬季运行模式设计 | 第71-72页 |
4.4.5 过渡季运行模式设计 | 第72-73页 |
4.4.6 系统故障报警模式设计 | 第73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基于WINCC的冷热电联供监控系统设计 | 第77-87页 |
5.1 上位机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| 第77-78页 |
5.2 上位机与PLC的通信 | 第78-79页 |
5.3 上位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| 第79-8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6.1 总结 | 第87-88页 |
6.2 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7-9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