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2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 企业国际化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1.3.1 国内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外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介绍 | 第15-20页 |
2.1 行业基本情况 | 第15-16页 |
2.1.1 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中国石油供求状况 | 第15-16页 |
2.1.3 中国石油进口现状 | 第16页 |
2.1.4 中国石油储备现状 | 第16页 |
2.2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三大公司介绍 | 第16-20页 |
2.2.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| 第16-17页 |
2.2.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| 第17-18页 |
2.2.3 中国海洋股份有限公司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 | 第20-29页 |
3.1 对外贸易方面 | 第20-23页 |
3.2 海外投资方面 | 第23-25页 |
3.3 体制改革方面 | 第25-26页 |
3.3.1 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阶段 | 第25页 |
3.3.2 一体化经营与石油工业集团化重组阶段 | 第25页 |
3.3.3 石油价格机制的演变 | 第25-26页 |
3.3.4 重组后的公司制改造阶段 | 第26页 |
3.4 工程建设标准方面 | 第26-29页 |
3.4.1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| 第27页 |
3.4.2 积极参加标准国际化活动 | 第27页 |
3.4.3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国际标准化与标准国际化的结合促进 | 第27页 |
3.4.4 着重推进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 | 第27-28页 |
3.4.5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| 第28页 |
3.4.6 加大培养专家队伍的力度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国际化情况与国外的对比 | 第29-36页 |
4.1 行业的经济技术特征 | 第29页 |
4.2.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| 第29-30页 |
4.3 国际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情况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3.1 总体情况分析 | 第30页 |
4.3.2 埃克森美孚国际化发展概况 | 第30-31页 |
4.3.3 国际重要石油化工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发展状况 | 第31-32页 |
4.4 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国际化状况对比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5 2016 年世界石油化工企业排名 | 第33-36页 |
第5章 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| 第36-40页 |
5.1 世界能源安全形势 | 第36-37页 |
5.1.1 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基本表现形式 | 第36页 |
5.1.2 全球对中东地区能源供应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 | 第36页 |
5.1.3 能源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 | 第36-37页 |
5.2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| 第37-38页 |
5.2.1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机遇 | 第37页 |
5.2.2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威胁 | 第37-38页 |
5.3 国内石油资源紧张是国内石油企业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| 第38页 |
5.4 国际油价波动也促使国内石油企业加快海外收购的步伐 | 第38页 |
5.5 实现国际化经营是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壮大的基本战略 | 第38-40页 |
第6章 未来展望和下一步改革建议 | 第40-42页 |
6.1 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展望 | 第40页 |
6.1.1 未来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国际化的数量和规模会增大 | 第40页 |
6.1.2 民营企业参与海外石油资产并购的机会越来越多 | 第40页 |
6.1.3 海外收购的政治法律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| 第40页 |
6.2 石油化工行业国际化发展建议 | 第40-42页 |
6.2.1 提高市场化程度 | 第41页 |
6.2.2 加强自身的能力 | 第41页 |
6.2.3 加强国际风险防范意识 | 第41页 |
6.2.4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| 第41-42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7.1 结论 | 第42页 |
7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