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的主观缘由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的客观缘由 | 第9-10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-13页 |
2 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| 第13-25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2.1.1 关于团队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2.1.2 关于叙事研究的研究 | 第16-20页 |
2.2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5页 |
2.2.1 团队 | 第20-22页 |
2.2.2 成长 | 第22-25页 |
3 研究设计与方法 | 第25-29页 |
3.1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25-26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3.2.1 文献法 | 第26页 |
3.2.2 叙事研究 | 第26页 |
3.3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| 第26页 |
3.4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| 第26-27页 |
3.4.1 文献资料 | 第27页 |
3.4.2 实物资料 | 第27页 |
3.5 研究伦理及信效度 | 第27-28页 |
3.5.1 研究伦理 | 第27页 |
3.5.2 研究的信效度 | 第27-28页 |
3.6 我的叙事说明 | 第28-29页 |
4 中国科学组的成长叙事 | 第29-51页 |
4.1 描述 | 第29页 |
4.1.1 中国-加拿大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互惠学习项目 | 第29页 |
4.1.2 中国科学组与化学教育之家 | 第29页 |
4.2 项目理解期:团队建成阶段 | 第29-32页 |
4.3 项目基础建设期:团队凝聚阶段 | 第32-45页 |
4.4 项目平稳发展期:团队成熟阶段 | 第45-48页 |
4.5 中国科学组在成长中的收获 | 第48-51页 |
5 叙事背后的思考与探索 | 第51-59页 |
5.1 思考:中国科学组成长的影响因素 | 第51-52页 |
5.1.1 人员 | 第51页 |
5.1.2 目标 | 第51页 |
5.1.3 角色 | 第51-52页 |
5.1.4 规则 | 第52页 |
5.2 探索:促进研究生团队成长的策略 | 第52-59页 |
5.2.1 慎重选择团队成员 | 第52-53页 |
5.2.2 明确团队目标 | 第53-54页 |
5.2.3 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 | 第54-55页 |
5.2.4 培养核心队员 | 第55页 |
5.2.5 有效处理团队冲突 | 第55-56页 |
5.2.6 重视团队学习 | 第56-59页 |
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3页 |
附录Ⅰ中国科学组成员的日志 | 第65-68页 |
附录Ⅱ中国科学组五年计划书格式 | 第68-69页 |
附录Ⅲ中国科学组一年计划书格式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6页 |
参加课题和获得奖项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