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明代苏州诗人袁袠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附图第7-11页
绪论 前人研究袁袠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一、近代之前对袁袠的文学成就及文坛地位的评断第11-15页
    二、近代以来对袁袠及其家族的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三、前人对袁袠研究的不足与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方法第16-18页
第一章 吴门袁氏家族文行起家研究第18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家族缘起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袁氏六俊文行起家第19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六俊文行考第21-26页
    第四节 袁袠发科考第26-29页
    第五节 袁氏六俊文行起家原因初探第29-42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、袁氏家族因累世经商而积累起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、六俊父辈服贾而慕儒、经商而士行的风气之影响。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、六俊父辈对子弟教育的重视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第四、外部条件的影响第37-42页
第二章 袁袠生平研究第42-82页
    第一节 袁袠仕宦考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用世之志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馆阁文学之才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经世之绩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教化广西第51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袁袠与张璁恩怨考第54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火灾冤狱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殿试结怨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袁张矛盾之深层原因探究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袁张矛盾的影响与波及——庶吉士之厄第63-71页
    第三节 隐居与著述考第71-8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畏祸隐居到隐居适志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著述以成就不朽的志向第76-82页
第三章 袁永之交游考述第82-142页
    第一节 吴地交游第82-104页
    第二节 以进士同年为核心的京师交游第104-119页
    第三节 与师长前辈的交游第119-126页
    第四节 与中原文人的交游第126-132页
    第五节 与江南其它地区的文人交游第132-142页
第四章 胥台先生年谱及诗文系年第142-293页
    凡例第142-293页
第五章 袁袠诗文思想研究第293-318页
    第一节 对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接受情况第293-297页
    第二节 对复古派的发展与创新——文学辨体意识的强化第297-30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辨析文体的风格及其时代精神气运第297-29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辨文体的源流正变,以法正宗渊源第299-30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袁袠辨体观念形成原因探究——于文化上恢复汉族之正宗第301-307页
    第三节 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去——强调以学识、认知、质、论议为主的文学创作理论及其对复古派模拟局限的修正第307-311页
    第四节 对八股科举功利化文学的批判及对文学主体价值的体认与回归第311-314页
    第五节 博学、抒情——吴中地域文化传统对袁袠文学观念的影响第314-318页
结语第318-320页
参考文献第320-327页
后记第327-328页

论文共3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均温板制备与可视化实验研究
下一篇:中国地区“五化”协调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力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