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高压电源背景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3 高增益DC/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1.3.1 倍压整流电路及其衍生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3.2 谐振变换器 | 第14-16页 |
1.3.3 复合拓扑 | 第16-19页 |
1.3.4 反激变换器与电压提升电路 | 第19-20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2 硬开关倍压正反激变换器 | 第24-46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反激变换器 | 第24-30页 |
2.2.1 CCM模态反激变换器 | 第26-27页 |
2.2.2 DCM模态反激变换器 | 第27-29页 |
2.2.3 电压增益特性比较 | 第29-30页 |
2.3 硬开关倍压正反激变换器 | 第30-36页 |
2.3.1 倍压整流电路 | 第30-31页 |
2.3.2 倍压正反激变换器 | 第31-32页 |
2.3.3 DCM模态倍压正反激变换器 | 第32-35页 |
2.3.4 CCM模态倍压正反激变换器 | 第35-36页 |
2.4 倍压正反激变换器动态建模与控制设计 | 第36-41页 |
2.4.1 DCM模态倍压正反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| 第36-38页 |
2.4.2 控制环路设计 | 第38-41页 |
2.5 实验研究 | 第41-45页 |
2.5.1 实验目标与原理样机 | 第41-45页 |
2.5.2 实验结论 | 第4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3 有源箝位正反激变换器 | 第46-76页 |
3.1 引言 | 第46页 |
3.2 高升压变压器的物理模型 | 第46-47页 |
3.3 有源箝位正反激变换器 | 第47-65页 |
3.3.1 漏感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3.2 有源箝位正反激变换器 | 第49-50页 |
3.3.3 工作原理分析 | 第50-58页 |
3.3.4 有源箝位电路特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3.3.5 稳态特性分析 | 第60-65页 |
3.4 高阶倍压有源箝位正反激变换器 | 第65-68页 |
3.5 仿真与实验验证 | 第68-74页 |
3.5.1 仿真验证 | 第68-70页 |
3.5.2 实验验证 | 第70-72页 |
3.5.3 数据分析与结论 | 第72-73页 |
3.5.4 硬开关倍压与有源箝位正反激变换器性能比较 | 第73-7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4 谐振正反激变换器 | 第76-98页 |
4.1 引言 | 第76页 |
4.2 谐振正反激变换器 | 第76-83页 |
4.2.1 谐振正反激变换器 | 第76-77页 |
4.2.2 工作原理分析 | 第77-83页 |
4.3 稳态特性分析 | 第83-89页 |
4.3.1 输出电压增益 | 第83-85页 |
4.3.2 软开关条件分析 | 第85-86页 |
4.3.3 电压电流应力分析 | 第86-89页 |
4.3.4 占空比限制 | 第89页 |
4.4 高阶倍压谐振正反激变换器 | 第89-91页 |
4.5 仿真与实验 | 第91-95页 |
4.5.1 仿真验证 | 第91-93页 |
4.5.2 实验结论 | 第93-95页 |
4.5.3 两种软开关正反激变换器的性能比较 | 第9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5-98页 |
5 输入前馈高增益谐振正反激变换器的控制与实验研究 | 第98-124页 |
5.1 引言 | 第98-99页 |
5.2 输入电压前馈控制 | 第99-103页 |
5.2.1 输入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| 第99-102页 |
5.2.2 输入前馈控制电路设计 | 第102-103页 |
5.3 高增益谐振正反激变换器建模与控制设计 | 第103-116页 |
5.3.1 设计目标及主要参数 | 第103-106页 |
5.3.2 谐振正反激变换器建模 | 第106-108页 |
5.3.3 反馈环路稳定与补偿器设计 | 第108-114页 |
5.3.4 反馈传递函数重构 | 第114-116页 |
5.4 仿真验证 | 第116-117页 |
5.5 实验样机及结论 | 第117-122页 |
5.5.1 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 | 第118-119页 |
5.5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19-12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124-125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8页 |
附录 | 第138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38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138页 |
C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项目 | 第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