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力工程理论论文--传热学论文

微通道散热器用于菲涅尔聚光PV/T系统冷却的机理及应用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聚光光伏冷却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被动式冷却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动式冷却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新型冷却技术第11页
    1.3 微通道散热器冷却性能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纳米流体冷却电池芯片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纳米流体的基础物性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纳米流体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第12-13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3-15页
第二章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与导热性能第15-2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5页
    2.2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制备材料与流程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纳米流体的制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制备工艺对比第22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第三章 纳米流体微通道冷却场协同理论分析第26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三维换热模型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几何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控制方程的求解模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纳米流体的计算模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值计算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3.3 基本理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场协同理论概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物理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流换热中的应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场协同理论数值验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3.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理论验证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粒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雷诺数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颗粒种类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纳米流体微通道冷却传热性能研究第43-5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边界条件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表面能流密度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纳米流体粘度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 菲涅尔高倍聚光PV/T系统性能分析第52-6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5.2 评价指标第52-53页
    5.3 系统性能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质量分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雷诺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5.4 菲涅尔高倍聚光PV/T试验装置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系统简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试验方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9-6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结论与展望第66-69页
    结论第66-68页
    展望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俄公务会谈口译实践报告
下一篇:图式理论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