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| 第12页 |
1.2 大流态混凝土的定义 | 第12-14页 |
1.3 大流态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1 国外大流态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大流态混凝土研究和应用现状 | 第15页 |
1.3.3 大流态混凝土配制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试验方法及材料选择 | 第19-26页 |
2.1 试验方法 | 第19-23页 |
2.1.1 水泥胶浆试验 | 第19页 |
2.1.2 混凝土搅拌 | 第19-20页 |
2.1.3 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1.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| 第22页 |
2.1.5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 | 第22-23页 |
2.2 原材料选择 | 第23-26页 |
2.2.1 水泥 | 第23页 |
2.2.2 矿物掺合料 | 第23-24页 |
2.2.3 集料 | 第24-25页 |
2.2.4 减水剂 | 第25页 |
2.2.5 拌合用水 | 第25页 |
2.2.6 外加石粉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水泥胶砂当量粉浆体体积试验研究 | 第26-34页 |
3.1 当量粉浆体体积 | 第26-27页 |
3.2 当量粉体系数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3.3 水泥胶砂当量粉浆体体积试验 | 第28-31页 |
3.3.1 试验配合比确定 | 第28-29页 |
3.3.2 水泥胶砂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大流态混凝土当量粉浆体体积试验研究 | 第34-47页 |
4.1 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1.1 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| 第34-35页 |
4.1.2 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| 第35-36页 |
4.2 大流态混凝土当量粉浆体体积推荐值试验 | 第36-38页 |
4.2.1 试验配合比确定 | 第37页 |
4.2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 大流态混凝土合理当量粉浆体体积试验 | 第38-43页 |
4.3.1 试验配合比确定 | 第38-40页 |
4.3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| 第47-59页 |
5.1 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| 第47-51页 |
5.1.1 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| 第47-48页 |
5.1.2 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1.3 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抗离析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1.4 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间隙通过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2 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5.2.1 大流态混凝土强度试验 | 第52页 |
5.2.2 粗骨料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强度影响 | 第52-53页 |
5.2.3 粗骨料最大粒径对大流态混凝土强度影响 | 第53页 |
5.3 粗骨料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大流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5.3.1 大流态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 | 第54页 |
5.3.2 粗骨料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3.3 当量粉浆体体积、硅灰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| 第5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文献参考 | 第57-5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