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2 理论依据 | 第8-9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1.2.1 相关概念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3 文献述评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| 第14-25页 |
2.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资料的收集 | 第14-18页 |
2.1.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14页 |
2.1.2 对研究对象访谈资料的整理情况 | 第14-18页 |
2.2 分析方法:情景分析和类属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1 情景分析的选取和应用 | 第18-19页 |
2.2.2 类属分析的选取和应用 | 第19页 |
2.3 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| 第19-23页 |
2.3.1 伦理认知度的欠缺 | 第19-21页 |
2.3.2 伦理原则判定的失误 | 第21-23页 |
2.3.3 伦理决断出现偏差 | 第23页 |
2.4 理论上学生在实习中应有的伦理行为 | 第23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专业实习中出现伦理问题的成因 | 第25-30页 |
3.1 从伦理认知度的角度看 | 第25-26页 |
3.1.1 学校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缺乏致使伦理知识薄弱 | 第25-26页 |
3.1.2 在实习中机构及督导的问题致使伦理敏感性的缺乏 | 第26页 |
3.2 从伦理原则判定角度看 | 第26-28页 |
3.2.1 实习机构有一定缺陷 | 第26-28页 |
3.2.2 实习学生对社工伦理和自身的伦理行为不重视 | 第28页 |
3.3 从伦理决断的角度看 | 第28-2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认知行为理论下的伦理问题对策分析 | 第30-37页 |
4.1 认知行为理论与伦理问题解决的契合性 | 第30页 |
4.2 认知行为理论下对学生实习中伦理问题对策的建构 | 第30-32页 |
4.2.1 伦理问题对策之自我的认知 | 第31页 |
4.2.2 伦理问题对策之行为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4.3 解决专业实习中伦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| 第32-36页 |
4.3.1 课堂学习方面——认知建构:改变错误认知 | 第32-33页 |
4.3.2 专业实习方面——行为干预:具体行为修正 | 第33-35页 |
4.3.3 外部环境的优化 | 第35-3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| 第37-39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37页 |
5.2 不足之处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3页 |
附录一:实习学生访谈提纲 | 第41-42页 |
附录二:实习督导访谈提纲 | 第42-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