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单要素能源效率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多阶段DEA的效率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文献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2.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.1 投入产出分析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1.2 投入产出分析的思想渊源 | 第19-20页 |
2.1.3 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1.4 投入产出分析的部门间联系方式 | 第21-23页 |
2.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| 第23页 |
2.2.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2.2.3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| 第24页 |
2.3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中国电力消费现状分析 | 第26-33页 |
3.1 能源消费整体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2 电力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间比较 | 第27-29页 |
3.3 中国电网发展现状 | 第29-33页 |
第4章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| 第33-41页 |
4.1 模型的选择 | 第33页 |
4.2 三阶段DEA模型 | 第33-38页 |
4.2.1 传统DEA模型(一阶段) | 第34-35页 |
4.2.2 SFA回归模型(二阶段) | 第35-38页 |
4.2.3 调整后的DEA模型(三阶段) | 第38页 |
4.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省域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解析 | 第41-45页 |
5.1 一阶段DEA计算结果 | 第41-42页 |
5.2 二阶段SFA调整投入指标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3 三阶段DEA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省域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解析 | 第45-49页 |
6.1 数据处理与计算过程 | 第45-46页 |
6.2 区域分析 | 第46-47页 |
6.3 聚类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7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9-53页 |
7.1 结论 | 第49-50页 |
7.2 提升区域电力消费效率的可行路径 | 第50-53页 |
7.2.1 从碳排放源头入手,转变电源结构 | 第50-51页 |
7.2.2 从低碳技术交流入手,鼓励地区间相互借鉴 | 第51页 |
7.2.3 从低碳化电力市场入手,创新市场节能模式 | 第51-52页 |
7.2.4 从体制、政策入手,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