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关键词释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党务和党务工作 | 第9页 |
1.1.2 秘书和党务秘书 | 第9-10页 |
1.1.3 道德和职业道德 | 第10页 |
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1 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 | 第15-16页 |
2 党务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分析 | 第16-24页 |
2.1 工作岗位的特点与职业素质构成 | 第16-20页 |
2.1.1 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基本职责 | 第16-17页 |
2.1.2 职业素质构成 | 第17-18页 |
2.1.3 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| 第18-20页 |
2.2 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1 秘书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期待高素质的秘书服务 | 第20页 |
2.2.2 高素质的党务秘书有助于党的领导水平提升 | 第20-21页 |
2.2.3 党务秘书的特殊身份直接影响党的机关作风建设 | 第21页 |
2.3 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可能性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3.1 良好的党务机关作风提供了秘书道德养成的氛围 | 第21-22页 |
2.3.2 优秀的党的领导干部形象的直接感染 | 第22页 |
2.3.3 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具有成长成功价值 | 第22-24页 |
3 党务秘书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——以H省党务秘书队伍建设为例 | 第24-35页 |
3.1 职业道德建设调查 | 第24页 |
3.1.1 调研的动机和目的 | 第24页 |
3.1.2 调研的范围、采取的方法 | 第24页 |
3.1.3 调研样本选择 | 第24页 |
3.2 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 | 第24-28页 |
3.2.1 道德理论水平明显改善 | 第25页 |
3.2.2 理想信念和品行较大提高 | 第25-26页 |
3.2.3 职业培训效果显著 | 第26-27页 |
3.2.4 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| 第27-28页 |
3.2.5 综合素质总体上升 | 第28页 |
3.3 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2页 |
3.3.1 职业道德概念认知模糊 | 第28-29页 |
3.3.2 职业道德培训教育机制不灵 | 第29-31页 |
3.3.3 职业道德考核机制不完善 | 第31-32页 |
3.3.4 职业信仰教育严重缺失 | 第32页 |
3.4 职业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成因 | 第32-35页 |
3.4.1 市场经济负面作用干扰 | 第32-33页 |
3.4.2 当物质利益保障不足 | 第33页 |
3.4.3 道德教育理论陈旧薄弱 | 第33页 |
3.4.4 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| 第33-34页 |
3.4.5 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欠缺 | 第34-35页 |
4 党务秘书职业道德水平提升的措施 | 第35-41页 |
4.1 加强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 | 第35-36页 |
4.1.1 责成专门机构负责建设、监督和管理 | 第35页 |
4.1.2 出台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 | 第35-36页 |
4.1.3 完善工资福利制度 | 第36页 |
4.2 建立职业道德培训机制 | 第36-37页 |
4.2.1 构建职业道德培训长效机制 | 第36-37页 |
4.2.2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| 第37页 |
4.3 完善职业道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| 第37-39页 |
4.3.1 构建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| 第37-38页 |
4.3.2 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| 第38-39页 |
4.3.3 营造良好的约束环境 | 第39页 |
4.4 提高职业道德自律水平 | 第39-41页 |
4.4.1 加强职业道德的认识 | 第39-40页 |
4.4.2 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| 第40页 |
4.4.3 磨练职业道德意志 | 第40页 |
4.4.4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河南省党务秘书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调查问卷 | 第44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