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7页 |
1 引言 | 第15页 |
2 超分子与主客体识别作用 | 第15-22页 |
2.1 超分子的种类与性质 | 第15-19页 |
2.2 主客体识别作用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| 第19-22页 |
3 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| 第22-30页 |
3.1 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| 第22-25页 |
3.2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| 第25-30页 |
4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7页 |
第二章 基于七元瓜环主客体识别作用构建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技术 | 第37-50页 |
摘要 | 第37页 |
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38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38-39页 |
2.3 葡萄糖氧化酶/二茂铁甲酸/七元瓜环-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| 第39页 |
2.4 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 | 第39页 |
2.5 血清的预处理 | 第39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6页 |
3.1 基于七元瓜环的主客体识别作用应用于葡萄糖电化学检测的原理 | 第39-40页 |
3.2 不同修饰电极对二茂铁甲酸的识别能力的电化学行为 | 第40-41页 |
3.3 不同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 | 第41页 |
3.4 不同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41-44页 |
3.5 葡萄糖的线性检测 | 第44-45页 |
3.6 干扰实验 | 第45-46页 |
3.7 实际样品检测 | 第46页 |
4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第三章 基于七元瓜环主客体识别作用构建的DNA电化学传感技术初探 | 第50-62页 |
摘要 | 第50页 |
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51-53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51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51-52页 |
2.3 金纳米粒子及金纳米粒子-DNA-葡萄糖氧化酶的制备 | 第52页 |
2.4 DNA杂交以及主客体识别过程 | 第52-53页 |
2.5 电化学检测 | 第53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9页 |
3.1 基于七元瓜环的主客体识别作用应用于DNA电化学检测的原理 | 第53-54页 |
3.2 金纳米颗粒及金纳米颗粒-葡萄糖氧化酶的TEM表征 | 第54-55页 |
3.3 金纳米颗粒-DNA-葡萄糖氧化酶的紫外表征 | 第55-56页 |
3.4 DNA的电化学检测 | 第56-57页 |
3.5 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57-58页 |
3.6 线性检测 | 第58-59页 |
4 结论 | 第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第四章 基于柱[5]芳烃与二氨基辛烷主客体识别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| 第62-71页 |
摘要 | 第62页 |
1 引言 | 第62-63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63-64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63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63页 |
2.3 二茂铁甲酸/二氨基辛烷/柱[5]芳烃修饰金电极的制备 | 第63-64页 |
2.4 柱[5]芳烃在金电极上的表征 | 第64页 |
2.5 电化学检测 | 第6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8页 |
3.1 基于柱[5]芳烃主客体识别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| 第64-65页 |
3.2 柱[5]芳烃自组装修饰金电极的表征 | 第65-66页 |
3.3 柱[5]芳烃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| 第66-68页 |
3.4 二茂铁甲酸/二氨基辛烷/柱[5]芳烃修饰金电极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 | 第68页 |
4 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附录: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