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言 | 第10-16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述 | 第16-18页 |
一、公益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 | 第16页 |
二、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界定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来源 | 第18-21页 |
一、公共信托理论 | 第18-19页 |
二、诉权理论 | 第19页 |
三、检察总长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引进与立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确立 | 第22-25页 |
一、新法修改前诉讼主体不明确 | 第22-24页 |
二、新法修改后适格主体面临困境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制障碍 | 第25-28页 |
一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不健全 | 第25-26页 |
二、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多种主体参与诉讼的典型案例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《环境保护法》修改后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 | 第28-29页 |
一、案情回顾 | 第28-29页 |
二、案件难点及启示 | 第29页 |
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 | 第29-31页 |
一、案情回顾 | 第29-30页 |
二、案件难点及启示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环保部门及有监管权的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 | 第31-33页 |
一、案情回顾 | 第31-32页 |
二、案件难点及启示 | 第32-33页 |
第四节 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| 第33-36页 |
一、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 | 第33-34页 |
二、公众参与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意义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多元化构想 | 第36-45页 |
第一节 建立“三位一体”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| 第36-40页 |
一、巩固环保组织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优势地位 | 第36-38页 |
二、赋予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 | 第38-39页 |
三、提高行政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参与力度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运行机制 | 第40-42页 |
一、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| 第40-41页 |
二、进一步完善举证责任分配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优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运行环境 | 第42-45页 |
一、加强行政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| 第42-43页 |
二、实现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