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9页 |
1.1 手性药物分析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6页 |
1.1.1 手性药物的简介 | 第10-13页 |
1.1.2 手性识别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1.3 手性选择剂的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2 质谱技术的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3 基于质谱技术的手性识别研究 | 第17-25页 |
1.3.1 基于主客体离子法(Host-guest method)的手性识别 | 第18-21页 |
1.3.1.1 相对丰度比较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.2 主客体交换离子/分子反应法 | 第20-21页 |
1.3.2 基于手性复合物离子解离的手性识别(Collision-induced dissociation of diastereomeric complex) | 第21-25页 |
1.3.2.1 动力学法(Kinetic method, KM) | 第21-23页 |
1.3.2.2 固定配体法(Fixed ligand method) | 第23-24页 |
1.3.2.3 手性比值区分法(Chiral recognition ratio method, CR method) | 第24-25页 |
1.4 质谱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| 第25-28页 |
1.5 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相关进展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手性酰氯探针快速识别盐酸兰地洛尔及其立体异构体杂质 | 第29-46页 |
2.1 引言 | 第29-3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3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.2 实验试剂 | 第32页 |
2.2.3 样品处理 | 第32-33页 |
2.2.4 手性酰氯探针与样品反应实验 | 第33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4页 |
2.3.1 正离子模式盐酸兰地洛尔及其立体异构体碰撞诱导解离的研究 | 第33-37页 |
2.3.2 手性探针对盐酸兰地洛尔及其立体异构体的识别研究 | 第37-44页 |
2.3.2.1 手性探针的选择 | 第37-39页 |
2.3.2.2 手性探针N-对甲苯磺酰基-L-苯丙氨酰氯的质谱识别研究 | 第39-42页 |
2.3.2.3 手性探针(-)-莰烷酰氯的质谱识别研究 | 第42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质谱对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识别研究 | 第46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46-4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48页 |
3.2.2 实验试剂 | 第48-49页 |
3.2.3 样品处理 | 第4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7页 |
3.3.1 负离子模式下格列美脲及其异构体的识别研究 | 第49-53页 |
3.3.2 锌离子诱导的格列美脲及其异构体的识别研究 | 第53-55页 |
3.3.3 对格列美脲及其顺式异构体混合物中异构体过量的测定 | 第55-57页 |
3.3.3.1 负离子模式下格列美脲异构体过量的测定 | 第55-56页 |
3.3.3.2 锌离子络合格列美脲异构体过量的测定 | 第56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