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河流景观特征评估研究--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景观与景观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河流景观第21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景观评价方法相关研究进展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河流景观评价相关研究进展第27-28页
第二章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的内容与解析第28-39页
    2.1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的发展过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景观评价的出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景观评估的出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景观特征评估的出现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景观特征评估的定义第30页
    2.3 景观特征评估的不同尺度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景观特征评估的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 2.5 景观特征评估的步骤和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景观特征评估的主要步骤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景观特征的评估方法第35页
    2.6 景观特征评估的决策过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决策时所采用的方法第36-39页
第三章 苏州河廊道区域尺度景观特征评估第39-47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域概况第39页
    3.2 区域尺度景观评估的工作步骤第39-40页
    3.3 评估的特征内容第40-41页
    3.4 形成的景观特征类型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自然景观特征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人工景观特征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视觉特征分析第45页
    3.5 划定景观特征区域第45-47页
第四章 苏州河廊道城市尺度景观特征评估第47-73页
    4.1 城市尺度景观评估的工作步骤第47页
    4.2 评估的特征内容第4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苏州河河岸带植被景观特征评价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苏州河流形态景观特征评价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苏州河水体形态景观特征评价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苏州河路网肌理景观特征评价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苏州河建筑物风貌景观特征评价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苏州河建筑布局景观特征评价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苏州河土地利用方式景观特征评价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苏州河滨水空间景观特征评价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苏州河自然美和舒适性感知特征评价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0 苏州河视觉感知特征评价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1 苏州河城市文脉感知特征评价第67-68页
    4.3 形成的景观特征类型第68-69页
    4.4 划定景观特征区域第69-7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73页
    5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8页
附录第78-79页
后记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微液滴纸喷雾离子化的“质谱传感器”的构建与应用
下一篇:蓬莱玉参的早期发育及其遗传特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