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非周期分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电流互感器 | 第16-25页 |
2.1 电流互感器原理 | 第16-19页 |
2.1.1 电流互感器的等值电路 | 第16-18页 |
2.1.2 饱和的防止和判别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 光学电流互感器 | 第19-24页 |
2.2.1 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2.2 光学电流互感器运行稳定性分析 | 第22页 |
2.2.3 光学电流互感器温漂问题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变压器差动保护理论分析及励磁涌流 | 第25-39页 |
3.1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3页 |
3.1.1 线路差动保护 | 第25-27页 |
3.1.2 变压器差动保护 | 第27-29页 |
3.1.3 变压器不平衡电流 | 第29-32页 |
3.1.4 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 | 第32-33页 |
3.2 变压器励磁涌流 | 第33-38页 |
3.2.1 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 | 第33-35页 |
3.2.2 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| 第35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基于非周期分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| 第39-47页 |
4.1 变压器的暂态非周期分量 | 第39-41页 |
4.1.1 变压器非周期分量的计算 | 第39-40页 |
4.1.2 变压器非周期分量的特性 | 第40-41页 |
4.2 非周期分量的差动保护判据 | 第41-43页 |
4.2.1 非周期分量的方向差动保护 | 第41-42页 |
4.2.2 非周期分量的比率差动保护 | 第42-43页 |
4.3 非周期分量的提取算法 | 第43-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非周期分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仿真分析 | 第47-70页 |
5.1 变压器双电源模型仿真 | 第47-56页 |
5.1.1 仿真验证保护的动作性 | 第47-49页 |
5.1.2 同一位置不同故障类型的仿真 | 第49-51页 |
5.1.3 不同时刻发生同一故障的仿真 | 第51-54页 |
5.1.4 同一类型故障不同过渡电阻时的仿真 | 第54-56页 |
5.2 变压器单电源模型仿真 | 第56-63页 |
5.2.1 仿真验证保护的动作性 | 第57-58页 |
5.2.2 同一位置不同故障类型的仿真 | 第58-60页 |
5.2.3 不同时刻发生同一故障的仿真 | 第60-62页 |
5.2.4 同一类型故障不同过渡电阻时的仿真 | 第62-63页 |
5.3 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仿真 | 第63-68页 |
5.3.1 变压器匝间短路模型 | 第64-65页 |
5.3.2 双端电源匝间短路故障仿真 | 第65-68页 |
5.4 非周期分量保护与传统保护特性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