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家窑遗址区古河流与古人类生存环境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 主要的基础工作 | 第15-16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6-18页 |
2.1 研究区地理位置 | 第16页 |
2.2 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 | 第16-17页 |
2.3 气候特征 | 第17页 |
2.4 水文特征 | 第17-18页 |
3 露头区古河流地质遗迹观测 | 第18-29页 |
3.1 侯家窑村西北梨益沟左岸古河流沉积特征 | 第18-19页 |
3.2 侯家窑遗址东侧梨益沟右岸古河流沉积特征 | 第19-24页 |
3.3 漫流堡村西梨益沟西岸古河流沉积特征 | 第24-26页 |
3.4 侯家窑遗址牛轭湖相沉积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5 黑石头沟古河流沉积特征 | 第27-29页 |
4 地表覆盖区古河流遗迹地球物理追踪 | 第29-38页 |
4.1 电阻率测深 | 第29-35页 |
4.1.1 测量设备与测量方法 | 第29页 |
4.1.2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9-31页 |
4.1.3 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1.4 结果验证 | 第33-35页 |
4.2 地磁场强度测量 | 第35-38页 |
4.2.1 测量设备与测量方法 | 第35页 |
4.2.2 数据的日变校正 | 第35-36页 |
4.2.3 结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5 古河流与侯家窑古人类生存环境 | 第38-42页 |
5.1 古河流展布形态 | 第38-39页 |
5.2 古河流发育时期 | 第39-40页 |
5.3 侯家窑古人类倚河而居 | 第40-42页 |
6 结论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