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“一带一路”构想及实践的话语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7-8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10-11页 |
四、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五、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习近平“一带一路”构想及实践概述 | 第13-19页 |
一、出访次数及时间 | 第13-14页 |
二、出访国家 | 第14-15页 |
三、演讲地点 | 第15-17页 |
四、署名文章发表媒体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“一带一路”的文本分析 | 第19-34页 |
一、习近平“一带一路”演讲稿及署名文章全样本 | 第19-22页 |
二、高频词汇的使用 | 第22-25页 |
三、情态的使用 | 第25-27页 |
四、修辞的使用 | 第27-29页 |
五、文本结构搭建 | 第29-34页 |
第三章 习近平“一带一路”文本的互文性特征 | 第34-43页 |
一、明确的互文性 | 第34-39页 |
二、“边界模糊”的互文性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习近平“一带一路”话语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| 第43-48页 |
一、在沿线国家传递“敦睦友善” | 第43-45页 |
二、化解“中国威胁论” | 第45-46页 |
三、掌握国际话语权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