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方向的企业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的结构、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论文的结构、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界面管理概述以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| 第13-23页 |
2.1 界面管理的含义与起源 | 第13-14页 |
2.2 界面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2.2.1 国外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2.2.2 国内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2.3 项目管理界面的成因 | 第15-16页 |
2.4 项目界面管理的方法策略 | 第16-19页 |
2.4.1 组织环境与界面管理策略 | 第18页 |
2.4.2 项目生命周期与界面管理策略 | 第18-19页 |
2.5 项目管理界面层次分析及分类 | 第19-23页 |
第3章 组织结构对界面管理的战略影响分析 | 第23-30页 |
3.1 矩阵式公司组织架构 | 第24-26页 |
3.2 区域项目管理的平衡矩阵组织模式 | 第26-27页 |
3.3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实施 | 第27-28页 |
3.4 全球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强矩阵组织模式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启动阶段界面管理 | 第30-38页 |
4.1 启动阶段界面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2 启动阶段界面管理与协调 | 第31-38页 |
4.2.1 程序化 | 第32-33页 |
4.2.2 标准化 | 第33-34页 |
4.2.3 量化 | 第34页 |
4.2.4 单位成本模型在计划阶段量化过程中的应用 | 第34-38页 |
第5章 计划阶段界面管理以及AHP模型的应用 | 第38-51页 |
5.1 计划阶段界面分析 | 第38-39页 |
5.2 计划阶段界面管理与协调 | 第39-51页 |
5.2.1 项目沟通计划 | 第40-41页 |
5.2.2 项目组资源调配过程中的界面管理 | 第41-42页 |
5.2.3 项目需求分析与确定 | 第42-43页 |
5.2.4 AHP层次分析模型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的应用 | 第43-51页 |
第6章 执行阶段界面管理 | 第51-64页 |
6.1 执行阶段界面分析 | 第51-53页 |
6.2 执行阶段界面协调与管理 | 第53-64页 |
6.2.1 组织间界面管理 | 第53页 |
6.2.2 基于博弈模型的组织间界面管理分析 | 第53-56页 |
6.2.3 组织内部界面管理 | 第56-57页 |
6.2.4 项目范围管理 | 第57-59页 |
6.2.5 项目监控与整改 | 第59-64页 |
第7章 收尾阶段界面管理 | 第64-68页 |
7.1 收尾阶段界面分析 | 第64-65页 |
7.2 收尾阶段界面协调与管理 | 第65-68页 |
7.2.1 系统化项目验收标准以及最佳实践法的实施 | 第65-66页 |
7.2.2 360度全方位项目评估 | 第66-68页 |
第8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8.1 全文小结 | 第68-69页 |
8.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