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APAD的社区老龄康复服务设计研究--以南京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3-15页 |
1.1.2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框架 | 第18-21页 |
1.4.1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社区老龄康复服务现状研究 | 第21-29页 |
2.1 国内社区老龄康复服务现状研究 | 第21-24页 |
2.1.1 国内老龄化社会基本现状 | 第21页 |
2.1.2 国内养老服务模式现状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1.3 国内社区老龄康复服务现状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2 国外社区老龄康复服务现状研究 | 第24-26页 |
2.2.1 日本介护保险 | 第24-25页 |
2.2.2 英国社区照顾 | 第25-26页 |
2.2.3 美国PACE项目 | 第26页 |
2.3 国外社区老龄康复服务的实践经验启示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社区老年人老龄康复行为分析 | 第29-61页 |
3.1 用户行为观察与分析 | 第29-41页 |
3.1.1 调研计划方案 | 第29-30页 |
3.1.2 确定研究对象 | 第30-32页 |
3.1.3 目标用户行为观察 | 第32-33页 |
3.1.4 目标用户行为分析 | 第33-38页 |
3.1.5 用户典型康复行为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2 用户康复行为与物的映射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3 用户康复行为与意义的映射分析 | 第44-54页 |
3.4 用户行为意义聚类分析 | 第54-61页 |
3.4.1 语构层聚类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4.2 经验层聚类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4.3 语意层聚类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4.4 语用层聚类分析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基于核心意义的设计机会分析 | 第61-72页 |
4.1 核心意义关系建构 | 第61-63页 |
4.2 意义与物的映射分析 | 第63-70页 |
4.2.1 核心意义与物的映射分析 | 第63-69页 |
4.2.2 基于核心意义的功能服务模块构建 | 第69-70页 |
4.3 基于意义的设计机会分析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基于意义的社区老龄康复服务设计 | 第72-81页 |
5.1 联合社区医院的社区康复照护中心 | 第72页 |
5.2 社区康复照护中心的服务接触点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3 社区康复照护中心服务系统设计 | 第74-75页 |
5.4 协助康复锻炼服务设计 | 第75-78页 |
5.5 协助购药服药服务设计 | 第78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81页 |
6.2 方法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附录 | 第88-95页 |
附录1 情景访谈卡片 | 第88-92页 |
附录2 语构层意义聚类 | 第92-93页 |
附录3 经验层意义聚类 | 第93-94页 |
附录4 语意层意义聚类 | 第94-95页 |
附录5 语用层意义聚类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