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歌唱语言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应用及教学思考--以《春江花月夜》为例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歌唱语言 | 第13-16页 |
第一节 歌唱语言的定义 | 第13-15页 |
一、音素与音节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二、子音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歌唱语言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语言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| 第16-20页 |
第一节 语言与声乐演唱间的发声关联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语言于声乐演唱中的表现载体 | 第17-20页 |
一、音调 | 第17页 |
二、腔调 | 第17-18页 |
三、语调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《春江花月夜》 | 第20-25页 |
第一节 诗歌 | 第20-21页 |
一、作者简介 | 第20页 |
二、词意赏析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乐曲 | 第21-22页 |
一、曲作者简介 | 第21页 |
二、曲式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演唱 | 第22-25页 |
一、音色处理 | 第22-23页 |
二、花腔处理 | 第23页 |
三、情感投入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教学思考 | 第25-28页 |
第一节 常见问题 | 第25-26页 |
一、重声轻字,概念模糊 | 第25页 |
二、歌唱语言与歌唱脱节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解决方法 | 第26-28页 |
一、读 | 第26-27页 |
二、融 | 第27-28页 |
结论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1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