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.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简要评价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、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 本文调研情况的说明 | 第14-17页 |
2.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| 第17-23页 |
2.1 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新契机 | 第17-20页 |
2.1.1 新媒体提供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载体 | 第17-18页 |
2.1.2 新媒体丰富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 | 第18页 |
2.1.3 新媒体增加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| 第18-19页 |
2.1.4 新媒体创新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方式 | 第19-20页 |
2.2 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新挑战 | 第20-23页 |
2.2.1 信息的多元化,增加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复杂性 | 第20页 |
2.2.2 信息的碎片化,消弱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主体的权威性 | 第20-21页 |
2.2.3 信息的去中心化,影响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象的价值观判断与选择 | 第21页 |
2.2.4 网络的超现实性,加大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监管的难度 | 第21-23页 |
3.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 | 第23-36页 |
3.1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| 第23-29页 |
3.1.1 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3.1.2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 | 第26-29页 |
3.2 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 | 第29-30页 |
3.2.1 知识水平整体不高与灵活性的教学方式相适应 | 第29页 |
3.2.2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与一致性的教学理念相适应 | 第29-30页 |
3.2.3 集体意识及责任感缺失与内化性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| 第30页 |
3.3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的成绩 | 第30-32页 |
3.3.1 高职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 第30-31页 |
3.3.2 高职学生逐渐树立正确思想意识 | 第31页 |
3.3.3 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| 第31-32页 |
3.3.4 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| 第32页 |
3.4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3.4.1 培育载体的重视不够,线上与线下脱离 | 第32-33页 |
3.4.2 培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,内化与外化脱节 | 第33-34页 |
3.4.3 培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| 第34页 |
3.5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4-36页 |
3.5.1 教育观念的限制,重视职业能力而轻视价值观教育 | 第34页 |
3.5.2 教育理念滞后,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未能有机融合 | 第34-35页 |
3.5.3 新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35页 |
3.5.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缺乏 | 第35-36页 |
4.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 | 第36-45页 |
4.1 提升新媒体素养,打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队伍 | 第36-37页 |
4.1.1 提升教育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,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力 | 第36页 |
4.1.2 加强高职学生的自律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,提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| 第36-37页 |
4.2 创新教育载体,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线上线下互动 | 第37-39页 |
4.2.1 融入“微课”教学,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| 第38页 |
4.2.2 开设动漫课堂,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形式 | 第38页 |
4.2.3 推广“慕课”课堂,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 | 第38-39页 |
4.3 深化社会实践,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与外化融合 | 第39-40页 |
4.3.1 指导高职学生创作“微作品”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小 | 第39-40页 |
4.3.2 引导高职学生进行“微实践”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细 | 第40页 |
4.3.3 倡导高职学生进行“微创业”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实 | 第40页 |
4.4 发展校园网络文化,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氛围 | 第40-43页 |
4.4.1 吸收传统文化,传承民族传统美德 | 第41-42页 |
4.4.2 引进企业文化,培养高职学生敬业精神 | 第42页 |
4.4.3 弘扬红色文化,增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 | 第42-43页 |
4.5 加强高职学生日常教育,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效 | 第43-45页 |
4.5.1 创新党员教育工作形式,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 | 第43页 |
4.5.2 开展诚信教育,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意识 | 第43-44页 |
4.5.3 建设优良学风,培养高职学生的进取精神 | 第44页 |
4.5.4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,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44-45页 |
5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| 第45-49页 |
5.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保障机制 | 第45-47页 |
5.1.1 建立全员育人、协调一致的组织保障 | 第45-46页 |
5.1.2 建立立场坚定、业务精湛的队伍保障 | 第46页 |
5.1.3 健全新媒体监管,提供和谐向上的环境保障 | 第46页 |
5.1.4 制定科学化、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| 第46-47页 |
5.2 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| 第47-49页 |
5.2.1 以奖励等正激励手段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| 第47页 |
5.2.2 以惩罚等负激励手段约束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0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